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方舱记忆》出版 爱和勇气常驻心间 文字 为现世立传 影像 为时代作画
第11版:文体汇/聚焦 2020-05-09

文字 为现世立传

现实题材纪实写作传递力量

杨传杰摄

纪实文学,记录现世与现实。

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昨日颁出了所有奖项,获得唯一一个一等奖的是剧作家宗福先。沉甸甸的奖牌并不是简单的获奖纪念品,它意味着现实题材写作的意义正在得到广泛认同。

照亮前行的路

现实生活开辟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宗福先在作品《民心民意给了我良知与勇气——回望四十年前话剧〈于无声处〉创作、演出》表达,写作,尤其是他写的这类题材,一定要遵从民心民意,这会给作家良知,给作家勇气,照亮前行的路。

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认为,纪实写作有“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共同闪光之处,才显现了生活的多元。作家赵丽宏说纪实文学是纪实也是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文艺评论家杨扬说,上海这样一座城市正需要强有力的纪实文学记录下来。《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介绍,上海纪实文学初步形成新鲜厚重的风格特征,形成一定社会影响。

更多人来纪实

纪实文学的创作中涌现了许多年轻人的身影。青年作家王萌萌在写小说进入到瓶颈期后,转向了纪实文学的写作道路,这次她的作品《生命的承诺和坚守》是关于“大地妈妈”易解放的故事。为写这篇报告文学,王萌萌专门去了内蒙古沙漠,与易解放住在一起。“大地妈妈”在沙漠里坚守14年,种了200万棵树,为的是完成儿子杨睿哲生前的心愿。为此,她花完了自己和老伴的半生积蓄及儿子的车祸赔偿金,还卖掉上海两套住房。一直坚守下来后,升华为对人类对环保的大爱,成为中国女性公益事业的引领者。

“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由《上海纪实》电子刊与上海安佳动拆迁公司联合举办。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