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标杆 今年申城逾95%居民区垃圾分类要达标 深入实施重大战略 着力培育新增长点 临港新片区发布金融创新“50条”
第2版:要闻 2020-05-09

今年申城逾95%居民区垃圾分类要达标

市人大常委会今启动执法检查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规范化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丽萍)今年,申城95%以上居民区要实现垃圾分类达标。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规范化。

今年垃圾分类主要目标是:实现95%以上的居民区(村)、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确保85%以上街镇达到“示范街镇”标准,湿垃圾分出量达到9000吨/日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6000吨/日以上。

实现今年目标,如何巩固提升分类实效?

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投放环境。居民区(村)投放点配备破袋工具、洗手池、消毒除臭喷壶等便民设施;确保垃圾箱房或生活垃圾储存点容器关盖储存,建立定时冲洗制度,在有条件的单位探索高温季节垃圾箱房低温存储。

保持分类热度,强化执法监督。加大来沪交通工具、陆海空港等交通枢纽的宣传力度,提升流动人口垃圾分类知晓度。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

实现今年目标,如何加大源头减量力度?

瞄准重点行业,加大源头减量力度。继续推进餐饮服务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旅游业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等,加快推进同城快递行业严格落实绿色包装标准。

聚焦重要场所,落实湿垃圾源头减量。推动餐饮、酒店、大型菜场、高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湿垃圾产生量集中的场所,落实“净菜上市”“光盘行动”要求,落实湿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措施。

营造社会氛围,培育源头减量习惯,全民参与。

此外,今年还将加快“点站场”规范化建设改造,全面完成1.5万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的硬件提升和管理水平;加强可回收物回收信息化体系建设,纳入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加快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2座干垃圾焚烧设施,建成3座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提升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全市湿垃圾分散处理总能力提升至2500吨/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