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老兵坐到了普京身边 本版图片GJ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参加红场阅兵
卫国战争时期的T34 坦克打头阵
俄军现役装备紧随其后出场
自1995年以来,每年5月9日雷打不动是俄罗斯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举行阅兵式的日子。然而,今年的疫情打乱了战斗民族的计划,阅兵式不得不延期到6月24日举行。
不过,熟悉武器装备的人们也许会发现,昨天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并不吸睛,反倒是和二战时老旧坦克同台的老兵们更亮眼。无论装备还是人,都上了年纪,但依旧精神十足。通过这样一场非常时期的胜利日阅兵,俄罗斯想让世人知道他们有关二战的记忆。
老兵成绝对亮点
6月24日可不是随便选定的阅兵日。1945年6月24日9时45分,斯大林带领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成员走上莫斯科红场检阅台,宣布二战后首场胜利日阅兵开始。75年后的2020年6月24日,因疫情而延期的胜利日阅兵“回归”。
昨天的红场阅兵,出动了来自13个国家的约1.4万名官兵、225件地面武器装备和75架飞机,但检阅台上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八九十岁的老兵们才是绝对亮点。甚至,今年老兵“地位”更高,胸前挂满勋章的他们坐到了普京身边,包括外国政要代表在内的其他人都靠边坐。
“嘿,孩子们!我们要发动袭击了吗?我们要开火了吗?”任T-72B3主战坦克指挥官的95岁老兵鲍里索夫激动不已。他曾在二战中面对纳粹德国的枪炮,两次受伤,获过无数勋章,参加过1945年胜利阅兵。
和以往一样,卫国战争时期的T34-85坦克和SU100坦克歼击车打头阵,象征着老兵。包括T72、T90主战坦克在内的现役装备紧随其后出场,寓意着年轻战士们跟随老兵的步伐,继续战斗。
俄罗斯人知道,每一次红场阅兵都可能是某一位二战老兵的最后一次。因此,致敬老兵一直是胜利日阅兵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从2015年开始、举着父辈照片出现的“不朽军团”。而对无法出门的老兵,各部队还派人在每位老兵家门外举行小型阅兵式,高唱当年的军歌。
有人说这是战斗民族在展现“俄式自信”,但“俄式自信”不是盲目的。在疫情严峻的当下,80名二战老兵作为易感人群,阅兵式前在疗养院接受了两星期隔离,阅兵式当天由专车接送,所有参加阅兵式的官兵也接受了检测和隔离。而特地赶赴莫斯科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因为代表团中两名成员病毒检测阳性,最终没有现身红场。
拒绝历史被抹黑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俄罗斯显然不想让二战历史任人打扮。
上个月,有网友重新上色了那张苏联红军小兵爬上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插上苏联国旗的经典照片,不料遭到脸书封杀,理由是“违反关于危险人物或组织的社区规定”,这让俄罗斯人无法接受。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修改历史与呈现“另类事实”已成为广泛性的问题,其目的是将俄罗斯抹黑成“对自由世界的威胁”。
不久前,与俄罗斯向来不和的波兰主动提出愿意做“接盘侠”,在本国境内,也就是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美国核武器。波兰政府甚至公开宣称,苏联和纳粹德国是一丘之貉,同为二战发起国。
面对波兰的挑衅行为,普京18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题为《二战75周年的真正教训》的文章,坚称苏联是击败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提出波兰要为二战的开始承担一定责任。第二天,他又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面对历史与未来的共同责任》的文章,提醒某些国家别忘了当年对纳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试图祸水东引的西方,提出应深刻反思二战起因,强调“历史真相不容篡改”。
但这终究不如一场非常时期举行的盛大阅兵式来得更具震撼力。俄罗斯人希望以这种方式夺回有关二战历史的话语权,重申苏联的二战功绩,为历史正名。
“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盟国为取得共同胜利所作的贡献。”普京在阅兵式上向因疫情而缺席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等西方国家领导人发出直率的信息,“请记住,苏联人民承担了反对纳粹德国的重任。”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