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 记者 郭新洋 摄
昨晚9时,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了帷幕,当黄浦江上的大屏幕亮起了“我爱生活 我爱阅读”的字样,上海展览中心广场上的灯光正一盏盏地湮没于四周的黑暗里。小读者李宜臻牵着外公的手坐在喷水池旁歇歇脚。从4岁起就跟着外公逛书展,11岁的李宜臻已是上海书展的老读者,7年的时间,她捧在手里的书从童话绘本变成了今年书展上特别火爆的《大城无小事》。她低着头一边飞快地翻着书页,一边问记者:“你没看过这本书吗?是根据真实的纪录片改的。”
一城之大无小事,一城之大多盛事,今年,当世界上所有的书展止步于疫情面前时,唯有上海书展没有缺席与读者的约定,用自己的态度与担当把每年夏天的这一场大城“文化盛事”延续下来,成为今年举办的首个颇具规模的实体书展。满城爱读的人以各种方式共赴这场精神与心灵之约。
上海书展虽然顺利闭幕了,但阅读会继续。我们翻阅过的书,最终,都会以一种温柔的姿态陪伴在我们身边,化解那些奔涌而来的磨难,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也让我们更热爱这个世界的光和热。
展前做减法
为了在疫情期间保证读者的安全,今年17岁的上海书展第一次在展前做了一部分“减法”:限制门票发售的数量,以限制入场人数,网上电子票开售不久就挂出了“售罄”的字样;上海展览中心门口取消了现场售票,近年来每逢书展就在南京西路上蜿蜒的长长的队伍消失了;来参展的出版社减少展示新书的库存,场内去除了堆叠的书和竖起的书架,把活动的空间让给读者;在往年举行各类读书活动的区域,座椅数量明显减少,彼此拉开了相应的安全距离。场内曾经蜂拥而至的人群所带来的分贝降低了许多。
无论读者还是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隔座入席,“00后”志愿者15分钟轮岗一次,额头上敷着冰贴在烈日之下引导读者有序入场,还有工作人员一天8次在会场反复“消毒”,场内处处有提供口罩、消毒液、湿纸巾的角落,穿着橙色衣服的志愿者随时准备着为突发情况提供各种帮助。书展用柔软的服务,柔化了刚性的防疫措施。
参与这一切的上海人民,正是这座城市文脉的延续者,也是文化活力的保护者。
展后做加法
特色展区“未来阅读馆”是本届书展最大的亮点之一。以“数字化、智能化、全媒体”为重点的“未来阅读馆”,向读者集中展示数字阅读的内容产品、技术形态、IP运作等,展现数字出版领域的最新技术、最新内容和最新模式。出版社的图书编辑们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直播间里的“网红”;作家+餐厅,孙甘露、祝勇、毛尖、马伯庸等7位作家联手7家餐厅,打造作家餐桌计划,让阅读变得“有滋有味”。
“书店+”的经营模式使实体书店在上海书展上赢得了许多读者的瞩目与驻足,然而从本届书展上来看,书展和书店的发展一样,仅仅一个“+”号远远不够,阅读可触及的范围更广,将来的发展模式是“书店++”和“书展++”。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提醒,多出来的那个加号,加的是粉丝。
参加上海书展已经成为许多上海市民多年的夏季“标配”之一,上海书展代表的阅读的力量,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阅读的力量培育的书展“忠粉”正在代际相传。上海书展不单纯是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和图书展销,也是一个个含义更广的、触及受众面更广的阅读推广。“+”号之后的,才是书展的未来。
正如徐炯所言,书展,由“书”和“展”两个字构成。身为出版人办书展,不由自主地会把工作重心落到“书”和由此衍生出的阅读活动上,对于怎么把“展”办得同样专业、精彩,让读者满意、给读者惊喜,尚需要更多谋划。明年,上海书展就18岁了,18岁的成人礼将提前谋划,呈现一届更好的书展——“书”要精挑细选,“展”要多姿多彩。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