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设计师的夏日激流“三部曲”
第23版:创见 2020-08-19
精心造小物、寄情“山水”、玩转视觉游戏——

设计师的夏日激流“三部曲”

鼠尾草绿家居风格

意大利idea3Di团队Geizeer冰盒

佐藤大“流动”

杨明洁“虚山水”花插

“嘿黑有馅公司”

新加坡水景别墅

7nepo雪糕风扇

太阳能风扇安全帽

新西兰海景水景度假屋

Lunatec喷雾水壶

汽车设计师隆昆军 作品

牙塞拉诺 巴克罗作品

张博航“湖光山色”

◆琳恩

近期的高温天让人备受煎熬,难道大暑天真的只能靠空调来“续命”?

古人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了现代设计师们启发。当高温来袭,他们用专业加持,以现代设计语汇,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防暑降温又兼顾节能的方案。大到家居、建筑,小到一个随身携带的风扇、水壶,处处渗透着防暑降温的创意,让夏季高温没那么难熬。——编者

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古人就为防暑降温研制出不少神器。在《延禧攻略》里那位心灵手巧、蕙质兰心的魏璎珞,稍稍花一点心思,就做出了创新的“冰鉴”,不仅能吃上冰镇瓜果,也具有纳凉消暑的功能。实际上,“冰鉴”并非魏璎珞原创。早在商周,就有了冰鉴,只不过,彼时的冰鉴是用青铜铸成大型容器,里外分为两层,外层放冰块,内层让其空置,然后把盖儿打开,丝丝冷气自然会从中冒出,降温功能堪比空调。

第一部

随身小物,防暑降温神器

中国古人的“冰鉴”,甚至对西方的年轻设计师也影响深远。意大利idea3Di设计团队开发的制冷盒Geizeer和古代“冰鉴”原理如出一辙,就是最好的事实例证。不过,同样采用了木质绝缘体、上下两层的设计,意大利设计团队用了3D打印的方式制作外壳,免去了找工匠手工打磨的辛苦。

比古代工匠幸运的是,现代设计师有了更多样的部件选择。就像这款制冷盒,设计师们在其中内置了可充电电池和电扇,下方的空间用于盛放专用的冰袋。根据idea3Di团队联合创始人达米诺·艾尼尼(Damiano Iannini)的介绍,使用制冷盒时,只要放入先前冷冻好的冰袋,打开开关,内部的冷风就会扩散。“别看Geizeer是个小个头,它的送风范围可以覆盖大约12平方米,持续时间达到4小时。”

艾尼尼坦言,从小在意大利南部长大,他自己就是个怕热的人,但宅在空调房里又会有头疼、关节痛等症状,所以他一直梦想着能有一部私人小空调。所以,当他组建起自己的设计团队时,打造一部带有环保意义的制冷冰盒第一时间被提上了议程。

而对于中国民众来说,因为见识过古人“冰鉴”的巧妙之处,再看艾尼尼他们的制冷盒,心中不免都要对古人的“不过时”智慧肃然起敬,西方设计师的作品竟然沿用了中国传承千年的古法。

不只是冰盒、制冷盒,防暑降温设计竞争更激烈,趋于白热化的细分领域当属随身风扇设计。在电商平台上,用诸如“随身电扇”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数以千计的产品争相跳出。而在现下的大街小巷中,人们随身携带的风扇款式花样繁多,比如挂脖式的对称小风扇,比如手持小电扇,都是近些年来“冒泡”的夏季网红。还有的设计师甚至想出把小电扇挂在腰部的主意。

当然,论美学,其中不乏亮眼的作品。比如,汽车设计师隆昆军(Kwanjun Ryu)借鉴皮克斯经典“看板灯”造型,打造的一款凭借折臂能够随意控制风向和旋转的风扇,被认为是将极简工业美学挥发到极致的设计;而另一位总以“艺名”示人的设计师7 nepo,干脆将雪糕造型与便携风扇“合二为一”,用实际功能辅以心理暗示的方式为人们送清凉。设计师还贴心地为雪糕风扇配备了皮革手带,目的就是方便夏季乘坐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士携带。

也有设计师在普通用具上添加附加功能,制造出降温“新物种”。比如,有劳防用品公司将普通安全帽改造成太阳能风扇帽,在保留原有的防护功能之外,正好以骄阳的能量作为风扇的动力,为在户外工地上辛苦劳作的工人带去一些清凉。将不利因素转化为降温动力,背后的设计巧思的确值得为之点赞。

再比如,露娜特科(Lunatec)公司的设计师对矿泉水瓶进行改头换面之后,制造一款新奇的“喷雾水壶”。水壶的主要功能都集中在壶盖上,其中包含了抽气泵、喷水控制口、固定环口以及喷水按键。考虑到人们在户外活动的不同需求,设计师通过对水流的控制,设定了冲凉、流水和喷雾三种功能模式。喷雾可以用于户外运动时的降温,而据说,冲凉和流水可以用来应急清洗汽车,或者随时清洁手脚,甚至可以当做玩具水枪。有人把它当做爱犬冲凉降温神器。就像网友说的,功能多了,“打卡方式”也就多了。

第二部

引水入宅,寄情“山水间”

也有的设计师在迎接盛夏高温的挑战时,直接拿出了“大手笔”——把水景引入庭院、建筑内部,甚至是日常起居之所,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寄情“山水”,以此将炎夏挡在门外。

“设计鬼才”菲利普·斯达克(Philippe Starck)在打造自己位于巴黎郊区的宅邸时,特别保留了一处水景。他不仅亲自操刀打造了一汪暗藏水利自循环系统的浅水池塘中央,还在池塘中央他的得意之作“彩虹”系列桌椅。“池水就作为大自然的梳妆镜,它将自然的美原汁原味地反映在水面上。”盛夏正是这位“设计鬼才”高产的创作时节,这汪池水就成了他的心头好,每当冥思苦想寻找灵感时,斯达克就会脱鞋蹚着水走一段,坐在池水中央喝一杯咖啡。

而西班牙塞拉诺+巴克罗(serrano+baquero)建筑事务所在接受客户的消夏宅邸设计委托时,打破循规蹈矩的做法,想出了让游泳池围绕整个建筑,在任何一间房间视线所及之处都能看到水元素的方案。“因为业主提出,住宅要配上大面积游泳池,我们决定做一些突破,”塞拉诺+巴克罗团队透露,他们的创新解决方案是将传统的整块泳池“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位于别墅中央,是规则的方形,而另一部分为环带状,围绕住宅内各个房间而建。配合游泳池的构造以及各区域不同的深度,住宅的纵深与层次也在方案中得以强化。从住宅的入口到顶层的露台的通道犹如交错的迷宫,但只要找到合适的路线,行走的过程就如同经历了从水底逐渐升高,浮出水面的过程,相当有趣。

同样,在希腊蒂诺斯岛南部的陡峭石坡上、新西兰班克斯半岛海边,都有建筑师以不拘一格的泳池水景配合海景锻造建筑清凉“幻境”的手笔。而在常年炎热的新加坡,建筑师利用地势,造就了流水潺潺的别墅。一方面,他们想法设法,在选材和构造上下功夫,让建筑“轻盈”起来;另一方面,他们引水入宅,打通建筑与水景的隔阂,也起到了不俗的避暑效用。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借景”还是“引水入宅”的设计手法,中国古人也有不少研究和应用,在古建筑中也有不少经典例子。看来,无论是小物件,还是大手笔,中国古人在设计上的智慧从来没有落过下风。

第三部

玩转视觉游戏,心静自然凉

然而,引水入宅再如何巧夺天工,恐怕能够覆盖的人群范围不广。对于夏季无法逃离都市的上班族而言,下班后只能在家中有想法设法造就一片清凉。在有限的空间里,制造无限清凉的可能,成为家居设计师近期热议的话题。

“嘿黑有馅公司”家居设计团队曾在“设计上海”上展出过他们用浴缸改造成酒桌的浴缸和由水桶变化而来的椅子,展览时,他们在“浴缸”内储满冰块和啤酒,“简单粗暴”的做法的确是够透心凉的。不过,就大众的接受度而言,惊世骇俗的作品不如平淡一些的来得“耐看”。

毫无疑问,此时,该是“冷淡系”“自然系”设计再度大显身手的时候。从视觉上造就冰凉感,给人们的心灵降降温,在这方面,这一系的设计师颇为拿手。日本设计师佐藤大的作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与威尼斯玻璃制造商携手合作的“融化”桌,利用的熔融态玻璃的重力以及玻璃自身的重量流动,形成如水滴滴下、如波浪涌动的“弯曲”;“流动”(Flow)灯具的设计灵感则来自于威尼斯泻湖时,水的各种状态,以及颜色。两者以水为设计原型,在家里用这样的家居,看着就清新凉爽。

而想要在蜗居里寄情“山水”,换得心静自然凉,设计师们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设计师张博航以仿山水的设计手法,设计的“湖光山色”沙发,寥寥几笔勾出写意的“山水”意境,倒也能让人对大好河山的清丽山水景致浮想联翩。杨明洁则以3D打印的手法,将山水意象像素画,细细分解为“虚山水”,将其做成了花插,也让人仿佛隐约窥见山水之色,清风拂面。

还有室内师选用鼠尾草绿墙面辅以绿植摆设,让两者相辅相成,在家制造出一片视觉上的清凉绿洲。

避暑躲夏,设计师们的好点子源源不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