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好一出精彩的“反间计” 帮助中国抗联的苏联大将
第19版:军界瞭望 2020-08-24

帮助中国抗联的苏联大将

阿帕纳先科在库尔斯克前线

抗联主要领导层在苏联营地合影

阿帕纳先科刚到远东方面军司令员任上的留影

阿帕纳先科在远东留下丰富军事遗产

在灿若星海的二战名将里,苏联大将约瑟夫·阿帕纳先科似乎并不突出,但翻开中国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的日记,里面提及给予抗联宝贵支援的苏联“A同志”,“(他)坐镇远东,对内则政教兼筹,养精锐以助西方战场,对外则威慑强虏,使日寇不敢贸然妄动”,他就是阿帕纳先科!

“名声很差”是讹传

1938年5月,苏联远东军区与远东特别集团军合并为远东方面军,两个多月后,他们在驱逐入侵中苏边境张鼓峰的日军时损失过大,引发斯大林震怒,方面军连续两任司令员都被撤掉,接替者便是阿帕纳先科。当时,苏军内部对他评价不高,“不学无术”“刚愎自用”“喜欢骂人”等帽子都往上扣,简直像被斧头劈过的树干那样丑。

然而,远东的将士很快发现,这位1941年1月到任的新上司博览群书,熟知指挥艺术,哪来的“不学无术”?他倾听下属意见,行事刚毅果断,“刚愎自用”从何谈起?他说话嗓门高且有点沙哑,说话急的时候确实夹杂着脏话,这是天生的毛病。阿帕纳先科上任后,四处勘察调研,发现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没有配套的硬质公路,如果日军炸毁几座桥隧,苏军机动就会丧失殆尽,他下令在5个月里修筑一条石子路。结果,到当年9月1日,哈巴罗夫斯克-别洛戈尔斯克的千余公里公路竣工,这条公路至今都没变样!

1941年德国偷袭苏联,当时莫斯科最担心与德国结盟的日本出兵远东,为此在德军直逼莫斯科城下之际,斯大林都没敢抽调远东部队增援。到了当年10月,眼看苏军没有足够预备队去保卫莫斯科,阿帕纳先科主动请缨,向西部前线支援近30个团的生力军,他还打下包票:“剩下的部队照样能镇住蠢蠢欲动的日本人!”调兵命令一下,阿帕纳先科亲自监督,只见路上尘土满天,军列呼啸西去,到11月,远东援军让强弩之末的德军吃足了苦头。

再看兵力空虚的远东方面军,拿什么与侵占满洲(中国东北)的日军对抗呢?这也没难倒阿帕纳先科,他迅速扩大征兵,远东地区50-55岁的男人必须当兵。为了迷惑敌人,他把新组建的部队放到西征部队留下的阵地上,还沿用此前的番号,到1942年夏,远东方面军兵力居然“逆向”增长一倍,达到140万人!他组织新的军事生产,恢复军人集体农庄,把远东变成名副其实的战斗堡垒,令日本不敢轻举妄动。

为抗联保留火种

阿帕纳先科不止是“自扫门前雪”,还尽力为中国抗战提供帮助。1940年底,在日军“讨伐”中遭受挫折的东北抗联余部转移至苏联境内,阿帕纳先科帮助他们建立两个野营进行军政集训,一个在伏罗希洛夫(今乌苏里斯克),一个在哈巴罗夫斯克附近的维亚茨基,营里面包房、仓库、医院、俱乐部和幼儿园等一应俱全。阿帕纳先科委派经验丰富的军官教授抗联布操、射击、刺杀等军事技能,1941年10月后又增加爆破、防化、刺杀、跳伞、反坦克、冬季滑雪和夏季武装泅渡等课目。因为抗联战士没少吃日伪军趁大雪封山进行疯狂扫荡之苦,因此对滑雪课程非常重视,训练起来十分努力。抗联女兵进行跳伞训练时表现出的坚韧精神,也令苏联官兵由衷敬佩。

为了尽快提高抗联战士素养,周保中请苏军侦察处长索尔金转达想法,合并两个野营,组建统一军事教导机构。1942年,阿帕纳先科接见周保中、冯仲云、张寿篯(李兆麟)等抗联领导人,经研究后决定组建东北抗联教导团。当报告递交到莫斯科后,斯大林表示赞成,但建议以苏军教导旅的番号取代拟议的抗联教导团,以便于训练和物资供应。实际上,斯大林的考虑是当时存在苏日中立条约,有必要对抗联在苏联远东的存在予以保密。

经过努力,1942年8月1日,以抗联为基础的教导旅正式成立,番号为“独立第88步兵旅”,旅长由周保中少校担任(1943年升为中校),政委由张寿篯少校担任(1943年按新编制改为政治副旅长),辖4个教导营和2个直属连(炮兵连和通信连,1943年通信连升格为通信营)。全旅官兵约1000人,其中抗联老战士700余人,其他从苏联华侨及远东尼夫赫人、那乃人(赫哲族)和乌德盖人中招兵,所有人着苏军制服并授衔,武器装备、日常供给、生活待遇也与苏军一样。该旅的成立,不仅使抗联保留下火种,也成为培养军事干部的大学校。

阿帕纳先科给教导旅下达的任务:一是为东北解放培养干部,一旦时机成熟,教导旅应成为苏军和中国军队之间的联系纽带;二是军事人员和政工干部不仅要熟悉战略战术和游击运动经验,还须掌握所有武器装备使用要领;三是加强通信工作,这是军事指挥的神经,必须技术过硬。

抗联没有辜负他的期望。1945年5月苏联打败德国后,教导旅便不断派出侦察分队潜回东北,对日军部署、武器配置展开侦察。当年8月,百万苏军打进东北后,教导旅充当先锋,为战胜日寇作出重大贡献。

被遗忘的英雄

作为军人,阿帕纳先科更希望直接参战。当1942年远东局面基本稳定后,他就反复请求前往西线作战,在给斯大林的电报里,他写道:“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我都会毫不畏惧地工作。”1943年5月末,他如愿以偿,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员,参加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之所以让阿帕纳先科屈尊当方面军副司令员,是希望他先熟悉西线作战特点,待时机合适后再调任方面军司令员。可命运没给机会,阿帕纳先科到前线才3个月,8月5日,前沿指挥所遭到德军炮击,一块弹片击中他的胸膛,他成为战争中首位阵亡的苏军大将。牺牲后,阿帕纳先科被安葬在故乡斯塔夫罗波尔,1949年他牺牲的地方别尔哥罗德建起一座纪念碑。遗憾的是,他曾保卫过的远东却似乎遗忘了他,哈巴罗夫斯克市至今没为他树碑,只有赖奇欣斯克镇有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而12卷本《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里也没提及他的名字,令人感到意外。 常立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