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上海昨新增5例境外输入病例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临期食品优惠大  巧卖巧买获双赢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新股今上市 沪最后一辆柴油“巨龙车”今退役
第6版:综合新闻 2020-08-24

沪最后一辆柴油“巨龙车”今退役

公交迷希望这辆车能“开进”博物馆

上午10时25分,公交85路驾驶员唐福麟驾驶一辆铰接式柴油公交车(俗称“巨龙车”),缓缓驶出陆家嘴起讫站。挡风玻璃前的线路牌上写着“梦回2008”几个字。这是上海最后一辆柴油巨龙车的最后一次发车——曾为缓解申城乘车难屡立战功的巨龙车,从此功成身退。

上海现有近60辆巨龙车,在85路、71路、奉浦快线和南团快线等线路运营。除85路使用柴油发动机外,其他均为电力驱动。2008年上岗的最后一批柴油巨龙车,缓解了金桥至陆家嘴沿线市民乘车难,曾在世博保障、节假日和地铁故障后客流疏散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再见一面

“2008年4月28日,巨龙车开张,车头戴大红花,我坐在驾驶室特别激动。”唐福麟对12年前的画面记忆犹新,“这批车的发动机、底盘和转盘是德国进口,配置高、车身长、操作难,驾驶员的安全行驶公里数、心理素质和责任心都要过硬。”

和巨龙车相伴12年,唐福麟从“迎新”开到“辞旧”,快要退休。今天的送行队伍里,还有近百名公交迷,背着摄影器材,只为“再见一面”。车厢连接处的褶皱,像手风琴,是热门打卡点。“我小时候最喜欢站在‘手风琴’旁边,那时还有‘香蕉座位’。转弯时,褶皱像拉长的弹簧,‘吱嘎吱嘎’响。如果正巧立在转盘上,身体会跟着车子转来转去。”公交迷张文捷笑着回忆。因为舅舅是85路驾驶员,他从小坐85路,目睹了几代巨龙车的变迁。

巴士一公司驾驶员贾放20年前在124路开巨龙车。他记得,车窗都靠手摇,手柄经常会掉;大热天很容易抛锚;载客量虽大,早高峰依然有乘客“吊车门”,要别人“推屁股”才能上车……这些并不愉快的片段,在张文捷等公交迷心中,早已定格成青春岁月里斑驳的美好。

85路劳模乘务员张艳也来送巨龙车最后一程。她说,公司曾为每辆车配2名乘务员,提供助老、提行李、景点介绍、换乘咨询等服务。“后来减少到1名,但高标准服务没缩水。”

二次再见

今天,是上海第二次和柴油巨龙车说再见。2005年初,124路最后一辆巨龙车退出运营,这个经典车型在上海消失过3年。直到2008年,为应对“城市人口大量导入”及“部分线路客流过大”等难题,杨高公交购入10辆升级版巨龙车,在85路上线。单车价高达200万元,是当时上海最高档的公交车型。长18米,有两节车厢、三扇门,核定载客163人,高峰时可挤进200多人,堪比6、8号线一节地铁车厢的载客数,远超普通公交。

入行38年的杨高公交金桥分公司副经理朱忠伟目送最后一辆巨龙车离开,感慨道,老车型没空调,盘刹系统容易让车子打滑。这批85路巨龙车,装上了空调和防侧滑的电子刹车系统;一级踏步距地面36厘米,方便老人上下车;中门设有轮椅专用踏板,一旁预留轮椅置放区;还配备了电子动态显示牌。

上世纪60年代,巨龙车开始现身上海街头,载客量大、运营成本低,渐成主力车型。数量最多时,全市有近5000辆。然而,随着交通路网日趋完善、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和私家车日益普及,终究还是到了第二次“说再见”的时候。

再也不见

这一次再见,很可能将“再也不见”。告别柴油巨龙车,既有报废年限已到、公交客流下降等被动原因,也是公交结构调整的主动之举。

近年来,上海公交线网客流逐年下滑。比如85路,2008年的月客流为57万人次,2019年月客流35.34万人次,今年截至7月底,月客流29.29万人次。朱忠伟介绍,85路有10米-12米长的普通车型,可满足客运需求。

与此同时,“低碳环保”已成为申城公交发展的新趋势。接替85路巨龙车的,是10.5米长纯电动车,杨高公交金桥分公司的新能源车已占营运总数的85%左右。在拥有7000多辆车的久事公交集团,现有新能源车4700多辆,占比约62%。从2019年开始,上海新投入使用的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型。

“这一次,真的要和巨龙车说再见了。”贾放有点怀念,但不伤感,“看到上海公交和城市交通发展得这么快,我很开心。公交迷如果想看巨龙车,可以去博物馆。”15年前,他所在的124路将最后一辆巨龙车捐赠给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午,有好几个公交迷焦急地问:“这辆车可以放进博物馆吗?” 首席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