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用法律武器戳破“流量泡沫” 围绕落实防控责任和风险点开展督查 营商环境,比拼的不仅是速度 上海“一网统管”有哪些“神器”
第3版:要闻 2021-01-12

上海“一网统管”有哪些“神器”

上海城市生命体征系统即将发布,看“小目标”如何实现

路面结冰,智能巡逻车与物联感知设备先知道;水管冻裂,让“预警”跑在“报修”前……新年首波寒潮刚刚过去,“一网统管”展现强大效能,用数据守护城市温度。

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目前,上海“一网统管”有哪些“神器”?新的一年里还将实现哪些“小目标”?昨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向记者介绍了市城运中心运行情况,畅想数字城市未来。

高效协同

解决部门资源碎片化

去年9月,市城运大厅正式启用。上海为什么要建城运中心?在城市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它起到什么作用?

对此,徐惠丽打了一个比方:“我们购物可能很难在线下的某个商场一站式买齐所有需要的东西,所以大家往往选择网购,因为大的平台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城运中心也是一样,它解决的就是部门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在这样的平台上,围绕“观管防”体系的建设,可以实现更多资源的集成、共享,让它们发挥出新的效能,进而推动城市运行更加高效。

“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目前,上海在市、区、街镇三级建立了城运中心和平台。上海的城市运行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城运中心建立后,一个部门的数据与技术建设成果,各部门可以共用。我们多了三个‘镜’。”徐惠丽介绍,一是“放大镜”,通过12345市民建议以及各种各样的渠道,可以把原先看不清、看不见的城市问题放大在眼前,更好地调集各部门资源解决;二是“望远镜”,可以更好地预警、预判问题,工作的主动性、协同性就比原先大大增强;三是“内窥镜”,通过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越来越多地发现传统管理领域中,与市民需求、城市运行不相适应的地方。

“神器”应用

发现处置问题更及时

在徐惠丽看来,现在上海城市运行管理最大的变化,就是对问题的发现机制和处置机制发生了改变。

许多“神器”投入使用,线上线下协同联动——

例如,徐汇区有15辆智能巡访车,为路面做“CT扫描”,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降低了人力成本;黄浦区为南京路步行街上所有的大型广告牌都安装了物联感知设备,可以实时感知大型广告牌的摆幅、振动以及位移等情况,更好地保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应对寒潮,普陀、嘉定、浦东新区等区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判断路面是否结冰,通过算法更好地守护市民出行的安全……

“目前,全市已经差不多有千万级的数据设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神器’在我们看不见、感知不到的地方,通过向我们实时传输数据、通过算法模型,告诉我们结论,一起守护城市的安全。”徐惠丽介绍。

除了这些“神器”外,每一位市民也是城市生活的感知者、城市治理的参与者。在随申办App上,有一个“随申拍”互动栏目,市民发现身边城市运行当中的问题,拍照上传后系统就会推送给相关部门。目前,上海16个区配合“随申拍”的线下处置流程已经构建,欢迎市民提供更多身边线索。

精准预判

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目前,“一网统管”平台上已接入50个部门的185个系统、730个应用。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进一步发挥好“牛鼻子”作用,以数字化转型来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徐惠丽透露,上海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即将发布。比如,在防台防汛期间,城市数字体征就包括全市26个点位气象的实时数据预报,157个水位监测点,550个雨量监测点,公安交通等部门1000多个点位的视频监测,以及排水站、排水管网、疏散点等数据的汇聚。“这些体征数据是秒级更新的,通过这样更客观、全面的感知,我们可以更好地预判城市运行的情况。”

徐惠丽还表示,最近正在着力研究“数字孪生”。“这不是传统建筑领域上的概念,我们希望将城市还原为有机体、生命体,进一步关注市民的感受。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把市民的感受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以孪生的形态呈现出来,更精准地为市民群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