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过去20多年,导管消融治疗房颤从无到有,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中心刘旭教授个人完成的射频消融病例数量和质量,无论国内外都名列前茅,他还勇于向常规房颤诊疗路径发起挑战,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独具特色、颇具成效的诊疗途径。
“我们探讨脑中风尤其是脑梗死的防治,必定会谈房颤的防治,由房颤引起的脑梗死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必须唤起大众的重视。”让我们一起聆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刘旭教授谈房颤的防与治。
什么是房颤?
刘旭教授:可能很多人对"房颤"感到有点陌生,现在房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年龄增长,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想要了解房颤,我们先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泵血的过程中,全身的血液回到心房,心房把血挤到心室,然后心室迅速地把血泵到全身。在这个循环过程当中:如果心室出现停顿,血液就无法流遍全身,人可能就没命了;如果心房出现问题,虽然不会立刻致命,但心脏这个"泵"也坏了一半了。另一方面,房颤发病时心房率能达到惊人的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就像是一台过快运转的机器,其使用寿命要远低于以正常速度运转的机器。
房颤有哪些具体危害?
刘旭教授:房颤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心脏,其并发症更加凶险难防。房颤会引起脑梗死及其它脏器血栓,可使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2倍,而且由房颤引起的脑梗死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我这边把具体危害分点和大家介绍,望引起重视。
※1.降低生活及工作质量
一般房颤患者会有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心功能比较差的尤其明显,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维持。※2.引起脑梗死及其他血栓
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人要高出十几倍,因为房颤时心房收缩能力大大降低,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左心房内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以随血流到达任何部位,从而造成偏瘫甚至死亡。
※3.引起心衰等其他心功能疾病
房颤时间长了会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致心功能不全;另一方面房颤发病时心房心室之间收缩的不协调,可致心脏的射血能力降低30%。※4.引起痴呆等脑部疾病
房颤和痴呆也有一定的联系。房颤引起的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5.直接增加死亡率
在没有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房颤可使死亡率增加1倍。合并心衰时,房颤患者比正常人死亡率男性增加2.2倍,女性增加1.8倍。房颤所致的脑梗死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严重致残率高达73%;累计复发率6.9%。
如何预防或治疗房颤?
刘旭教授:房颤固然可怕,但通过生活和医学的合理干预,可以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我们总结了如下5点供大家参考。
1、定期查心电图
2、控制“三高”与原发病等高危因素
3、良好的生活方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4、合理锻炼身体
5、保持愉悦的心情
说到房颤的治疗,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2个方面: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由于房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患者各自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目前市面上供选择的药物却并不多,所以使得药物治疗这种方法针对性相对较差而且效果不佳,并且无法根治。近年来导管消融治疗的方法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首选方案。导管消融治疗不仅仅可以根治房颤,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高达正常人2倍的死亡率。
目前比较有效的房颤治疗方式是什么?
刘旭教授:目前比较推荐的是导管消融术,这是一个微创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通过静脉穿刺的方法,进入心脏房颤的病灶部位,消融房颤病灶。体外看不到任何疤痕,整个手术时间约一个半小时,患者的痛苦相对较轻。
最后您有没有寄语送给广大读者?
刘旭教授:首先,能通过了解房颤和预防房颤,从而远离房颤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房颤的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房颤虽然不像某些心脏疾病会让人晕厥或猝死,但一旦触发这颗“地雷”,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有些患者不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等待疾病自愈,但一旦从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房颤,就容易伴有肺动脉高压,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是在阵发性房颤往持续性房颤发展的时候。还有些患者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房颤发作几次之后,症状减轻了,就是好转了。其实房颤是进展性的,它只会越来越重,不可能自愈。
最后,希望大家通过此次阅读能够了解房颤,预防房颤和合理治疗房颤,让我们一同携手出击,战胜房颤,守护健康!
刘旭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交大领军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