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超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文中接连用了九个“所以”,引人注目。“所以”是介词,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缘故。以第一句为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是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修身”。也就是说,因为做到了每个“所以”前面的话,所以才能实现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准则、常规。
九条中有六条是针对六种不同的人,都用了“劝”字,劝贤,劝亲亲,劝大臣,劝士,劝百姓,劝百工。今人多理解“劝”为奖励、劝勉,且认为“劝……”是简单的动宾词组,如“劝贤”就是奖励、劝勉贤人。如此一来,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这些明确而具体的行为反倒模糊了,本来生动的语言反倒单调了。
《孔子家语》是一本重点典籍,所载哀公问政的上述内容都没有“劝”字。人们不知何种记载更为准确,反正许多人采用《家语》版本,置“劝”字于不顾。
就以“劝”字说,还有他义。其一便是由劝勉衍生出来的催促、促进,可引申为帮助。而且,揣摸语意,“劝贤”乃“劝尊贤”之省略,意思就是促进、帮助自己尊重贤人。这是不同于他人的一家之言,供参考。
再辨析文中若干其他词语。“齐明盛服”,指仪表庄重肃穆。“色”,巧言令色之色,而非女色。“同其好恶”,对亲人们各种好恶一视同仁,采取同一态度。“官盛任使”,官员众多,足够听任差遣使用。“士”,泛指官吏。“时使”,适时差使,征用民力不误农时。“日省月试”,指不断考核。“既禀”,即“既廪”,同“饩廪”,俸给,也指日常必需的生活资料。“称事”,与职责工效相称。“矜不能”,怜悯没有能力的人,亦即有困难的人。“柔”,形容词作动词,安抚。“持危”,控制危险。“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所以行之者一也”,抽象地说“一”就是同一原则、同一办法;但朱熹注“一者,诚也。一有不诚,则是九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这是朱氏主观之见,后人多采纳。
现在,用现代汉语复述此节文字,大致如下:仪表庄重肃穆,行为完全合乎礼仪,这样就可以修养自身品德。排除谗言,疏远阿谀奉承,轻视财物而珍重德行,这样就可以帮助、促进自己尊敬贤人。尊重亲人们各自的身份地位,给予丰厚的待遇,对他们的好恶采取同一态度,不因亲疏而有异,这样就可以帮助、促进自己爱戴亲人。各级官员充实,足够差遣使用,这样就可以帮助、促进自己敬重朝中大臣。真心实意地任用,并付以高薪,这样就可以帮助、促进自己体念各级中小官吏。适时征用民力,减轻赋税,这样就可以帮助、促进自己爱戴民众。定期考核,报酬与职责工效相称,这样就可以帮助、促进自己招来各种工匠。前来则热情欢迎,离去则诚恳送别,嘉奖良善而又怜悯有困难的人,这就可以安抚边远地区的民众。延续已断的家族世系,恢复被废的国家,治平乱事,控制危险,按时举行朝聘之礼,多多赏赐,少收贡品,这样就可以安抚四面八方诸侯。总而言之,凡是要治理国家的都要实行这九条常规,而赖以实行的原则、方法都是一致的。
前文说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常规,并且指明每条常规的效用和所能达到的良好结果。本文则细说九条常规的实现,或说怎么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