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清
跨入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华诞。在这个历史性时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显得格外鲜艳。毛泽东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显然,“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了人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那么,这个“义”,在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世界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字源表明,从羊,表示以羊作为祭祀品求得祥和吉兆;从我,也就是戌,一种带有尖齿的武器,表示征战或列队示威。合起来会意,可以感受到征战前举行祭祀活动所带来的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氛。场景所指,就是向天地诸神敬行大“礼”,发誓替天行道、恭行天罚。现代军队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不也烙有类似仪式的印痕和影子?
“义,己之威仪也。”简单来说,“义”的最初内涵指称的是出征前的仪式,展现我方军队的威武之气,是“仪”的本字。作为特定形式的“仪”,往往承载、包含、传递着代表上天意志的公理、正道“意义”,“仪”中有“义”,“义”从“仪”出。所以,字形演变中,仪和义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揖别,却又保持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
“主义行德曰元。”义,以其神圣的天道公理内涵,成为人类最高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至于字形变化后怎么会简化为刈加一点,看似简单粗暴,却值得考究。简化的“义”,从“刈”,从“、”,刈有切割、分离、决断之意,暗指战争讨伐侵命;上面一点“、”,通过指事符号来指称正当、良善,合起来表示战争代表天理天道,也就是现在所指的正义性、正当性。对比字源,那个“羊加我”的血腥祭祀场面,同样暗含着牺牲生命的意味。因此,刈和义相通,凡是表现为“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多少都和“刈”所表达的舍弃生命、牺牲生命的义涵有关。推而广之,一切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的公益行为,都可称为“义举”。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孟子关于“义”的学说,将“舍生”与“取义”关联起来,难道是个巧合?“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只有把“义”放在生命的天平上称量,才能体现“义”的无比崇高和神圣。
自古以来,凡是追求和崇奉“义”,都预示着要付出生命代价。“甘洒热血写春秋”,不正是平添了“义”的悲壮和豪迈气息?以此观之,没有奉献品格和牺牲精神,可千万别奢谈什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