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来了这座城,就是“一嘉人” 扬州 京杭运河大桥加紧建设 以“绿”为先  发力“零碳” 农旅融合  火了古村鼓了腰包
第13版:长三角/万象 2021-05-25
湖州南浔探索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本

农旅融合 火了古村鼓了腰包

如今的荻港村

杭嘉湖平原,沃野千里。位于其北部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水网密布,一派郁葱景象。今年年初,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使命,迎来先行探索机遇。南浔,随即在浙江全省率先提出“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的蓝图,并正式制定行动方案。“共同富裕”,乡村是关键。如何写好“共富”文章?南浔,或成为观察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个窗口。

种粮大户“轻松”种田

连日来,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西片,成片良田已添新绿,几台无人驾驶农机正来回穿梭,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去年,旧馆街道在进行土地全域整治过程中将碎片化土地集中连片,引进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这里打造成高品质数字粮油示范基地。这个占地6000余亩的“农业创新综合体”,由星光农业出资完善道路、排灌渠道、电力、绿化等基本设施,同时整合耕地、农机、人才等要素,再流转给种粮大户,为他们提供“耕、种、管、收、储、碾、销”一条龙服务,提升农业效益。

今年48岁的田水芳是港胡村的种粮大户,16年来一直承包农户零散的田地种粮。去年,他在“农业创新综合体”承包了1000多亩地并种下晚稻。这几日,他偶尔会去田地里看看油菜和小麦的生长情况,“今年春耕是我最轻松的一次。”以前,这个季节要早早到田地间忙碌。现在每到农忙时,各类大型农机设备就会准时开到地里集中作业。田水芳算了一笔账,去年的晚稻,节省的一半人力成本,亩均收益提高了一倍多。

电子屏幕上,显示着田地的“健康指数”,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参数实时可见。“安装在田地间的传感器、病虫害监测仪等可实时监控环境变化,连有机肥都能根据土壤情况定制生产,让农户‘轻松’种田又增收。”星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杏初介绍。

如今,运用数字化技术大规模发展种植养殖业,在南浔风头正劲。万亩粮食功能区、百万头湖羊、万亩“跑道”鱼等特色农业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驱车驶进练市镇“红美人”柑橘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区,一片片塑料大棚矗立两旁,“白色海洋”巍巍壮观。练市镇西堡村党支部书记俞伟正在其中一个大棚里跟农户一起剪枝,而他也是村里带头致富的“领路人”。

过往的西堡村以蔬菜种植为主,但收益不佳,直到“红美人”柑橘的到来,才改变了这样的情况。2019年,南浔在深入实施集体经济三年强村计划的基础上,探索市场化运作强村公司新举措,让更多村集体的“腰包”鼓起来。练市镇23个行政村分别入股的湖州练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此成立,俞伟成为董事长。借助该区全域土地整治契机,他带领公司流转西堡村及隔壁的花林村共4000余亩土地,发展以“红美人”柑橘为主的现代农业模式,探索“小田变大田”的土地利用新路径。据俞伟介绍,从2020年3月开始,230亩、近1万株的“红美人”柑橘树苗已种植完毕,另外300亩地也将陆续种上树苗,“预计丰产后,果品总产量约500万斤,年总产值1亿多元。”

古村治理串珠成链

从天空俯瞰,位于和孚镇荻港村的桑基鱼塘就像是一颗颗珍珠。但在旅游开发之前,荻港村基本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荻港村党委副书记杨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要村民富起来,单靠传统农业是不够的,一定要充分挖掘古村资源优势,为‘共同富裕’提供内生动力。”

这些年,南浔对全域环境进行大整治,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对村庄进行景区化打造……实现了蝶变的荻港古村,于2015年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7年,荻港桑基鱼塘又成功跻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去年荻港村旅游带动消费2亿元以上,8家民宿纯利润在30万元至80万元。”杨明说,目前,该村“苕溪渔隐美食街”正在加紧建设中,相关鱼桑文化产品也在不断开发,农旅结合、以旅带农的产村融合发展格局初现雏形,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发展路。

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文旅火起来。如今,在这片富饶的江南水乡上,“共同富裕”的清风,正从田野吹来。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周培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