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从“晚报杯”到全运会 金信煜将缺阵至少三轮联赛 有毅力  够努力  过五关  斩六将
第18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1-05-25

有毅力 够努力 过五关 斩六将

上海十名草根乒乓选手将参加全运会

沃霞芬

谢国群

我要上全运!这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只要你有毅力、够努力,即便没有进过专业队,你也有机会站上陕西全运会的舞台。上周日,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群众组)“申房杯”上海选拔赛在静安体育馆举行,过五关、斩六将,10名草根选手从各个年龄段脱颖而出,他们将组成上海男、女队,向全运会发起冲击。

上海奶奶真感人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73岁的沃霞芬虽然直呼自己幸运,但球友们知道,她为了参加全运会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4年前,全运会首设“群众组”,沃霞芬69岁正好赶上末班车,也是上海队年龄最大的选手。高温下,她的热情和劲头不输年轻队友,是队里的“楷模”,最终她获得女子60岁组别铜牌。没想到,4年后的今天,全运会增设70岁以上组。“得到报名通知那一晚,我兴奋得一夜未眠。”沃霞芬至今仍激动不已,“乒乓球是我的最爱,如今全运会、上海市体育局和乒协再次给了我一个平台。但纠结的是,我的老母亲98岁了,常年卧床在医院,我担心没法照顾她。”

此时,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护士长苏倩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妈妈交给我,安心去打球吧。”队友也纷纷鼓励她,这让沃霞芬再次心无旁骛地踏上赛场。

为了备战此次上海选拔赛,沃霞芬再次开启集训模式。体力不及4年前,她感受到了什么叫“腰酸背痛”,即便如此,她也坚持到底。“小时候,我看着徐寅生为祖国夺冠长大,如今,徐老为我们加油鼓励。乒乓球打了一辈子,我真正享受到了老有所乐。”

台胞医师终圆梦

儿时第一次来上海,谢国群就萌生了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上海队的一员,为上海队争光。谢国群来自宝岛台湾,怀揣对乒乓球的热情,16岁时移居上海,并进入上海队练球。但正因为与王励勤当了队友,他才认清了自己的“差距”,世界冠军对他来说遥不可及。尽管如此,乒乓球成了他的终身爱好,对上海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大学毕业后,他落户上海,并成为岳阳医院肿瘤科的副主任医师,无论是上大学期间还是工作后,他都积极参与乒乓球业余赛事,被誉为“医疗界的乒乓王子”。

终于,他在45岁时迎来了圆梦时刻。这场决赛格外精彩,对手是他同一个俱乐部的朋友,大家知己知彼,大战5局才分出胜负,显示出上海业余乒乓球的高水准。“我能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比赛了!”谢国群激动地说。

上海乒坛有活力

4年前的全运会乒乓预赛和决赛,上海申房律师事务所主任、市乒协副主席孙洪林清晰地记得每一幕。从群众组到专业组的比赛,他都是上海队忠实的观众和有力的后援团,“沃霞芬险胜了好几场球,她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拼,我被她的精神所感染。”想着为上海队继续做点事儿,今年的选拔赛,孙洪林决定支持一把,“上海业余乒乓的氛围蓬勃,我必须要支持。接下来,先是在成都预赛,随后是宝鸡决赛,我都会全程参与。”

“申房杯”上海选拔赛开幕式上,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到场为选手们加油。“草根选手抱着快乐乒乓的目的,轻装上阵的他们往往能打出不一般的神仙球。我特别喜欢看草根选手打球,从中感到轻松、快乐。”徐寅生笑言,“别忘了,我小时候也是打野球出身的。”

今年的“我要上全运”选拔赛规模更大、赛制更完善,共有150余名业余运动员参加了从25岁以上到70岁以上5个年龄段的男女共10个组别的比赛。市乒协严格执行非专业背景的选手才能参赛的规定,并选派了29名国家级以上裁判。眼前一片热闹激烈的比赛,让上海市乒协主席陈一平感慨道:“群众乒乓的健身理念更深入人心,上海乒乓的氛围越来越好。”徐寅生则直言:“我很羡慕他们。”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