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书法 上海人戴口罩 招贤酒 光阴 老将军来家做客 三日早起为一工 给学渣他爹支招
第19版:夜光杯 2021-08-04

老将军来家做客

伦丰和

那年8月的一个下午,大雨滂沱,时年82岁的上海警备区原副司令员相守荣少将如约来家做客。相将军红光满面,步履矫健,眉宇间透出革命军人的睿智和英武之气。他谈笑风生,一一和大家握手问候。我说了句“将军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呀!”之语,将军握紧我的手用力摇着说,“我就是一个来邻居家串门的老人”。

这次“约会”,故事生动: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相司令员的一幅墨宝,那是真正属于军人一路的墨迹,笔笔遒劲老辣,字字威武雄壮,我爱之深,念之切。相将军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可鄙人仅是一介教书匠,要结识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将军,平时想都不敢想。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做梦都没想到,小区的挚友、邻居毕玉恒竟然“玉”成此事。原来老毕曾是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与相司令熟识。他了解到我的心思后,若有所思,笑而不语。见我有些发急,才吐出三个字:“试试看”。

老毕不负重托,专程去请墨宝。当将军得知求赠者是位退休教师,姓“伦”名“丰和”时,二话没说,翻出平时舍不得用的桔红色宣纸,小心翼翼地裁了二平尺,笑着说:“尊师重教嘛,就题‘丰和’吧,‘丰收’‘和平’大家都喜欢啊!”将军濡墨悬肘飞笔提顿,顷刻间一幅寓意隽永的墨宝挥就。我把将军的馈赠,装入珍藏的老红木镜框,挂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

由此,我和相将军成了没有谋面的朋友,一有机会,都会通过老毕“表达我的问候”。老毕自是聪明人,窥得我的心思后,“游说”并盛邀将军到我家做客,相司令员爽快地答应了。

那天,进了家门,他仔细观看了我书房里的桌、橱、椅、几等老式家具,在老红木琴桌前久久地端详雕刻精美的花板,小心翼翼地摩娑着如镜光滑的桌面;看着墙上挂着的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时不时赞扬几句。对其中一些结体出神入化的字,他特别感兴趣,用手指当笔在空中反复临摹多次。

我怕相司令员劳累,建议品茗小憩一会,他执意不肯:“伦老师,我还要参观老毕说的一百平米‘空中花园’呢。”老毕说“现在外面下大雨,免了吧”,大家表示赞同,“那怎么行,下雨就不打仗吗?”将军边说边推开露台的门。狂风卷着雨粒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我想撑起折伞为他遮雨,被他拦到一边,他随手操起一把长柄伞“嘭”的一声打开,一个箭步跨到露台。“胜似闲庭信步”,他饶有兴致地指着藤蔓、翠竹、小假山、石造像,问这问那,我一一作答,他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时而扶一扶被风雨打折的蔓枝。当他得知我如燕子衔泥那样,靠一己之力,经过几年努力才布置成这座位于十楼的露台花园时,频频微笑点着头说,“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看着他手中的伞在风雨中忽上忽下摇摆不停,我心里升腾起一幅画卷:似乎眼前的将军仍在战场上指挥勇猛的将士冲锋陷阵。

回到客厅,将军意犹未尽,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汗水,一边吟诵起:“一窗美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的佳句,相将军儒雅高深的文化底蕴令大家鼓掌称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