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祎
我居住的小区毗邻5号线金平路地铁站。这几日,推开四楼的北窗,一片金黄映入眼帘。
“发光体”是一株巨大的银杏树,已有300年树龄,是这片土地名副其实的“原住民”。据地方志记载,此树系先前寺庙的附属物,树围约3米,高约20米,树冠约16米,名木编号0167。为保护这株古银杏,政府特辟出一块开放的公共绿地,将古树圈围起来,绿地取名银杏公园。深秋初冬的银杏公园,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劲风拂过,叶片像纷飞的金色蝴蝶,依依不舍地离开大树,飞舞、旋转、徘徊、飘落,满地金黄,好似一张松软的地毯,环绕着大树铺陈开来。行人、游客拿起手机留下美景,情不自禁发出感慨。人们时常会聚于此,散步、发呆、聊天、跳广场舞,也有慕名前来欣赏古树的。尤其是夏天的傍晚,音乐声、谈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还有5号线地铁东西向穿梭驶过的隆隆声,立体声萦绕着古树,给因古树而质朴厚重的公园氛围增添了跃动欢乐的音符。
古树原栽于原上海县北桥新闵村横泾庙内,听长者说,早前逢年过节,附近的居民都会来小庙内烧香拜佛,祈福平安。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沿袭着古老的习俗,在一些特殊的时节,我见到古树下摆放的香烛与水果糕点,甚至在树根处长出的子孙树上系上红丝带。古树则默默倾听着人们的心声,偶尔沙沙回应。她像一位慈爱的祖母,不论什么天气,每日清晨,都守在原地,迎来送往脚步匆匆搭乘地铁的打工人,默默护佑热爱这座城的男女老少。天气微凉,寄上一张金黄的便笺落在年轻人的肩头:“记得天凉多添衣。”夕阳下,婆娑着满枝的金黄,像忙碌的祖母迈着碎步从厨房端出热菜,一回头见到晚归的你,满是皱纹的笑脸盈盈,暖暖地喊一声:“哟,回来啦。”华灯初上,无数的流萤,在夜空中、在树叶间、在树干上飞舞,一粒粒微光流转灵动,像小精灵陪伴着长者承欢膝下。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公园的设计部门别出心裁,安装了灯光投影,活泼的小光晕投射在古树上,与夜空的星辰交相辉映,形成这般奇幻的梦境,古树由此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扩大了朋友圈,焕发了新的生命。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她就在原地,充沛的根系与土地融为一体,站成了一种信念,只为遇见今天的我们,传递她在悠长岁月里酿造的不卑不亢、不惊不喜的静慧。擦肩而过的人们喜悦地道一声:谢谢您,原来您一直都在。她则淡然报以清风耳语,赠黄叶书笺一枚。
如今,银杏公园旁,新的建设施工大幕正在拉开,地铁23号线项目动工。工地上机器轰鸣,卡车来回穿梭,工人日夜兼程,一派热气腾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次,有幸和古树一起见证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我选择了在她的身边安家,一打开北窗就能望见,就像见到我慈爱的祖母那般安然、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