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康
旅拍,顾名思义,旅行途中拍照。现如今在许多风景名胜地,已成为除民宿、餐饮外的第三大产业。仅嘉善西塘一地,从事旅拍的工作室就有七八十家。
追根溯源,旅拍的源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景名胜地的流动照相摊。如上海的外滩、豫园九曲桥等地标景点,当年就由国营照相馆设摊经营。在计划经济年代,流动照相摊这块“奶酪”是绝对不允许个人染指的。笔者的一位邻居,上世纪60年代末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返沪后,为了养家糊口,筹钱买了一台海鸥4B照相机,在无锡亲戚家弄了个小暗房,冲洗胶卷、印放照片。他游走在惠山、蠡园、鼋头渚等景区,招揽了不少业务。好景不长,他被当地国营照相馆告到工商局,照相机连同暗房设备全部没收。
时光流转,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个体户的出现,国营照相馆独占风景资源的好日子到头了,在个体照相摊的重重包围中,丢城失地。也就在这个时期,许多外省景区出现了戏装、民族服装的“剧拍”。一次成像的“宝丽来”相机传来后,“剧拍”生意愈发兴隆。
当年流动照相摊生意好的原因是,胶片时代个人拍摄成本高。旅拍出现爆发式增长是两个契机的促成。首先是近年来摄影数字化,摒弃胶卷;其次是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大批掌握数码摄影、修片技术的年轻人加盟旅拍行业,让旅拍从“简单商业化”进入“艺术商业化”的时代。
劳小姐是某上市公司的公关部总监,昆曲票友。她喜欢拍彩妆的戏曲人物照。原本是在照相馆里拍摄,前些年发现许多摄影工作室开展户外“剧拍”业务,她就尝新了。这一试,让她一发而不可收。她去苏州狮子林拍摄《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实景剧照;去敦煌拍摄《昭君出塞》中王昭君怀抱琵琶,坐在骆驼上的剧照……笔者看过劳小姐的照片,平心而论,摄影水平不低。劳小姐熟稔各地的旅拍行情。她说,每年花在旅拍(含自己置办行头)上的开销好几万元。
劳小姐属于旅拍中的顶端,笔者说说偶尔为之的旅拍开销。前不久,笔者在福建泉州一带旅游,在蟳埔村游览时发现,满村都是簪花店(簪花头饰+服装租赁),插一头簪花,租两套蟳埔女服装只需40元。再叫上一个摄影师,服务两小时,收费200元。在晋江梧林古村,一个化妆、摄影、照明三人拍摄小组跟随服务,为一位姑娘拍摄剧照。规定三处景点:闽南古厝、中西合璧老洋房和古村街景,收费500元。应该说,都是比较亲民的价格。
而在广西某地,开价让一般消费者“吃不消”。清晨,江上雾气弥漫的时刻,提供透明白纱汉服衣裙和古风化妆造型,道具:竹筏、蓑衣老者+鸬鹚,背景某著名景点。就这一处,拗几个造型,收费3000元。
上海某旅行社瞅见旅拍商机,便专门组织阿姨妈妈们赴横店影视基地旅拍,并提供《甄嬛传》之类的片段脚本。现场有导演给阿姨妈妈们分配角色,化妆穿戴一应俱全,彻底过一把拍影视剧的瘾。最近,为争抢客源,海南度假酒店推出“入住送旅拍”的服务。酒店给摄影工作室提供一间接待室,旅客入住酒店后去登记旅拍的时间。按照时间点,摄影师在拍摄点恭候旅客。拍摄时间每人半小时,成片后,赠送五张(不给底片)。如果,喜欢所有拍摄的成片,除五张外,需付款(一般每张100元),并允许拷贝走底片。
但凡是有点年代感的老城、老街、老村,必定是旅拍的兴旺之地。在南京老门东,一个旅拍场景给笔者留下“很有文化”的印象。一所清末老宅;宅门开启一条缝,先露出一张稚嫩小脸,男孩头戴瓜皮帽,手提点着蜡烛的灯笼;门开了,男孩身后身着旗装的母亲牵着孩子出门……不禁让人“穿越”回清末民初的年代。
看着年轻人玩旅拍,老夫不免心里痒痒。去年四月,笔者在蒙自碧色寨车站游览,便“老夫聊发少年狂”。花20元租了长衫、礼帽、老式墨镜和一把折扇,没请专业摄影师,让老伴按照笔者自己的构思,在百年老车站,拍摄了一组剧照。发在朋友圈里后,朋友们说:“灵额!老姚,侬像一个地下工作者。遗憾的是,长衫下的旅游鞋穿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