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排第17次捧起联赛冠军奖杯
沈琼当选联赛最佳主教练
时隔三年,上海光明男排重新举起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冠军奖杯。沉甸甸的第17冠,史无前例,汇聚着上海排坛几代人的心血。
从前几年的全华班,到今年引进强力外援,上海男排的阵容结构更趋合理,年轻球员迎来了绽放一刻。记者前去探访上海男排17冠背后的故事。在主帅沈琼看来,每个冠军都来之不易,都是独一无二的。
闲不住的队员
上海男排这支全新的阵容,在一起并肩作战已有7个月。开心,是每个人的心情标签。
此前因伤休息的张哲嘉,在身体只恢复了六成时,便主动请缨出任首发。按沈琼的话来说,“他一旦身体好转了,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作为前中国男排第一副攻,张哲嘉的表现依然是教科书级的。他坦言:“伤病的恢复是漫长痛苦的过程,所以今年还能站在场上帮队伍拿到这个冠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尽管他们不是上海人,但他们的心,已经属于上海。“上海,在我心底里有一个特殊的位置。”阿塔纳西耶维奇一遍又一遍地跟身边每个人重复道。作为球队的开心果,他发明了开场秀和谢幕秀,在比赛中鼓动主场观众助威,他的每一次发球得分、每一次强攻得手,都宛如跃动的音符,激励人心。
有深度的板凳
上海男排,并不只是首发7人在战斗。捧起冠军奖杯,摄影爱好者武弸智拿着专业相机,给队友们拍下一个个动人瞬间。这位帮助球队夺得全运会冠军的主力接应,尽管在总决赛中没有上场,但依然获益良多。
总决赛不容有失,强力接应阿塔纳西耶维奇的发拦扣都是世界级的,因此武弸智没能上场。“其实平时训练中,我一直在观察阿塔纳西耶维奇。休息时,他也给我传授了不少秘诀。”令武弸智佩服的是,在这个漫长的赛季中,阿塔纳西耶维奇从头到尾都保持高水平的状态。对照自己以往在比赛中有所起伏的状态,他暗下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在外援身边好好学学。
上海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陈皓峰指出:“高水平外援加入球队是一把‘双刃剑’,外援到来势必会压缩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但同时也给年轻队员提供近距离学习的宝贵机会。”
纵观整个赛季,大名单里的每一位球员都获得了上场机会,在第一、第二阶段比赛中,上海男排的阵容是多变的,对手常常摸不清沈琼的出牌套路。正是因为板凳有了深度,球队才能在漫长的赛季中,以不变应万变。
永不变的传统
从前几年的最短赛季,一下子跳跃到最长赛季,如何调节运动员状态并预防伤病,给了上海男排教练组极大的考验。
交到自由人教练任琦手里时,曲宗帅就像是一张“白纸”,这个从未打过成人联赛的青涩男生,如今已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担起上海男排主力自由人的重任。去年,曲宗帅入选国家队,任琦感慨,他真的长大了,“经历过世界大赛的磨炼,曲宗帅的抗压能力更强了”。
任琦笑言,曲宗帅是自己的“开门弟子”。而其他几位羽翼渐丰的年轻球员,在教练组的手上,又何尝不是。上海男排拥有着一支全国独一无二的冠军教练组——沈琼、崔晓栋、任琦、方颖超以及老大哥吕宁馨,他们一直在延续着上海男排这支冠军之师的传统。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