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书讯 一本为教师立传的真诚之书
第95版:读书 2020-10-26

一本为教师立传的真诚之书

麦灯

《华西坝的钟声》 黄北平、刘秀品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2020年9月

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群真实的华西教师的形象,他们专注、博学、有趣,他们自律、自重,在简单中直达医者的本性。面对这些生动可感的老师,我们心里怎能不生出由衷的敬意呢!

撰稿|麦 灯

开学季来了,一本有关师德师风师生情的传记,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这本名曰《华西坝的钟声》的回忆录,虽然讲述的是一所诞生在四川华西坝的医科大学的故事(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是由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逐渐演变而成的,从这所百年名校孕育出的学子遍布全世界),却能让人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激情万丈的时代。彼时真挚、淳朴的师生关系,于过来人自是美好的记忆,对今天刚刚步入大学的人而言,未尝不是一笔值得汲取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最可贵的品质,就在于亲历者诚实、真切的记述。作者出身农家,从贫瘠的大巴山区走进成都著名的医学高等学府,五年里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从一个热血青年一变而为优秀的口腔医学生,走上了为民众解除牙疾的悬壶济世之路。他在家乡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北平牙科诊所”,凭借热忱的心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可谓功成名就。

他深知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日见衰老,有些已经离开了人世,他决心为教过自己的老师们立传。他拿出数年时间,一一采访老师及其家属,搜集一手档案资料,用摄像机照相机留下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在此基础上,和合作者刘秀品一起几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本二十多万字的大书。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作者观察的细致,几十年过去了,那些情景却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一丝也没有淡漠,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几十年前的人和事,居然都被他像录音机和摄像机一样的心灵悉数记录下来,尤其是华西医科大学那些我们共同的老师们,一个个真实可敬的人物,从尘封的岁月里走到心里来。”

让我落泪的是《永不下课的王老师》。

作者这样描述解剖课老师,和善的王老师在教学上耐心和细致,但在涉及人性伦理的事情上却异常严厉。在进行人体标本解剖时,作者将下颌骨随手甩给同学,因对方没有接住而掉到地上,王老师厉声喝问:“哪位同学甩的标本?请站起来!” 他教诲“我” 道:“同学,你要知道你们所拿着的标本不是石块,也不是木块,而是人的骨头!他们曾经也像我们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怎么能够随意扔来扔去呢?国家找这些标本供大家学习是多么的不容易。过去,上解剖课前还有一个仪式,就是所有参加解剖的学生,要在老师带领下,向被解剖的遗体脱帽默哀,之所以这样做,既是表示人们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向死者将尸体贡献给医学事业表示崇高的谢意。尊重死者就是尊重人类,就是尊重知识,也是尊重我们自己!虽然标本不能说话,但标本向我们贡献出知识,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对尸体的专业术语就叫大体老师。身为一个医科大学的学生,对标本起码应该有这样的认知。以后,一定要注意!”

抽象的教师群体,因为有《华西坝的钟声》而活动起来。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群真实的华西教师的形象,他们专注、博学、有趣,他们自律、自重,在简单中直达医者的本性。面对这些生动可感的老师,我们心里怎能不生出由衷的敬意呢!华西学子为有再造之恩的大学老师构筑的这座文字丰碑,还因为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及校园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显弥足珍贵。在我看来,这样一部饱含感情的个人史,亦可成为中国当代教育史的注脚。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