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运动有益健康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研究证实,每周进行2.5小时的中等强度锻炼(如游泳、骑车等)就能显著减少体内炎症。但是,只关心“动”是否就够了呢?一个人“静”的状态又会对身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天之中,我们大约有16个小时是醒着的。假设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而在剩下的15个半小时中我们都舒适地坐着度过,身体可以无恙吗?答案是否定的。
有研究发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收益,会受到久坐行为的影响。甚至,当一天中久坐时间达到11~12小时以上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收益有可能被削弱或抵消!也就是说,达到了推荐量的运动,也无法弥补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所以,“是否进行规律的身体活动”与“是否存在久坐行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的问题。
事实上,每隔30~60分钟打断久坐的状态,可以预防久坐行为带来的健康风险。用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来取代久坐都是有益的。如此,我们就可以为一天中的“动”与“静”做出合理安排。比如,乘公交车上下班时提前一站下车步行,或下班后去健身房锻炼,来保证每天足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避免回家久坐不动。这样,把“动”与“静”两手抓,慢慢养成习惯,您就会发现,让身体保持健康,其实一点都不难!
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 那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