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780多万视障人士,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教研室副主任陈雪介绍,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及角膜疾病等都可引起患者致盲。其中,视网膜疾病近年来发展迅速,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
高三女生突然失明
“就像脑中风是大脑血管堵塞,人们眼睛也有‘眼梗’。与血管相关的‘眼中风’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正悄然袭击年轻群体。”陈雪解释道,视网膜是感光组织,如同照相机的底片,一旦负责供血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底片”就会因缺血缺氧而“报废”,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不久前的一次专家门诊中,陈雪接诊了一名高中女生。她回忆,女孩左眼突然失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家长,等家长发现并带她前来就医时已过去三四天,错过了最佳救治窗口,“孩子的视力很难再恢复了,已经可以诊断为单眼盲”。
经检查,女孩眼底并未发现明确血栓。“她应该是因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家里也出现变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视网膜血管痉挛引发了不可逆的缺血,等我们看到的时候整个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已经全部萎缩了。”
就在当天,陈雪还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患者,其因长期熬夜引起急性视力下降被确诊为相同疾病。“短时间内连续遇到两位非常年轻的患者,完全打破了人们对这类血管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的传统认知。”
“眼中风”也有黄金治疗期
中青年人患上此类疾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强度压力。“一旦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力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虽然眼睛外观无异样,但视觉功能可能已丧失。”
陈雪指出,若能抓住黄金4小时的抢救时间,视觉功能有很大机会被保留。“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最重的急症之一,在发病4小时内进行紧急救治可最大程度挽救视力。任何‘再等等看’的拖延,都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对于血栓性阻塞,眼科可以与介入放射科协同作战,通过微创介入技术进行远端精准溶栓。对于血管痉挛导致的病例,及时用药物扩张血管,有时就能有效避免视网膜的缺血坏死。“此前我们遇到过一位眼中风的患者,在视力突然丧失后毫不犹豫地直奔医院,从发病到坐在眼科诊室,仅过去一个半小时。”陈雪回忆,通过启动与脑卒中一样的绿色通道抢救流程,介入溶栓技术迅速为该患者堵塞的眼部血管重建了血流,最终患者的视力恢复到了0.8。
别让不良习惯成视力“杀手”
陈雪提醒,当前多种致盲性眼病都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一方面,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在年轻群体中愈发常见;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发病年龄不断前移,其所引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随之年轻化。“
此外,一旦近视进展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便可能转为病理性近视,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陈雪建议,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并保持积极情绪,别让不良习惯成为“视力的小偷”。
据“扬子晚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