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金泽镇莲湖村
莲湖村一角
村民用茭白叶编制工艺品
制作传统糕团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莲湖村航拍全景
青西郊野公园内的水杉树林
本报记者 范 洁 文 本报记者 徐 程 摄
青浦莲湖村
青浦金泽镇莲湖村,位于青西郊野公园核心区,有着3300余亩优质农田,2015年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情画意,在这里跃入现实。
“雪后晴光好,扁舟渡绿波。湖平鱼艇泛,岸阔水村多。”一首《渡莲湖》,诉说青浦金泽镇莲湖村古韵悠长。2015年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8年创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莲湖村以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咏唱着郊野之源、乡愁之恋。
醉野江南 自在青西
信步于蜿蜒的沿湖走廊,两岸绿意葱茏,水面波光潋滟,舟楫点点,鸥鹭翩翩。莲湖村以“大莲湖”为名,6000亩湖水盛开莲花,盛产莲藕、鲜菱、鱼虾,4.25平方公里的村庄拥有沿湖60%堤岸风景线,兼具诗意与野趣。
位于青西郊野公园核心区,莲湖村是园内唯一有原住民的行政村。公园以大莲湖为核心,串起周边湿地、湖泊、树林、鱼塘、农田、河道、民居,湖滩荡岛纵横交错,百亩池杉层林尽染,杉林鹭影、芳洲晓渡、莲溪庄园、芦雪迷踪等景致如诗如画,营造“醉野江南,自在青西”的乡间体验。
“我们被称为最‘野’的郊野公园,一开园就迅速‘圈粉’。”莲湖村党支部书记周红萍介绍,青西郊野公园遵循自然肌理和村庄格局,避免大拆大建,倡导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形成生态保育功能区、水乡农田示范区、渔村休闲体验区三大功能区。
村在公园里,家在景区中,生态红利让莲湖村得实惠。郊野公园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4家民宿、7户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还与台湾民宿品牌合作,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前离开村子去镇上的年轻人,好些回到了家乡。”
蛙稻共生 绿色农耕
“鱼米之乡”青浦,有着6000年稻米种植历史。莲湖村有3300余亩优质良田,大莲湖南侧,是青西郊野公园的“水乡农田示范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情画意,在这里跃入现实。
蛙稻米种植基地里,一块块高标准的水稻田,在种植时投放“吃虫大王”虎蚊蛙,利用生态循环,采取“以蛙护稻、以稻育蛙”模式,用绿肥和生态肥代替化学肥料、蛙吃虫和生物防虫代替化学农药、人工除草代替除草剂,“稻米一年只收一季,不仅品质更绿色安全,而且口感更清甜软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也为莲湖村集聚人气。在蛙稻米,研发糙米茶、绿色粥米、酸奶米糊、古法本酒等多款深加工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在红柚园,金灿灿的柚子挂满枝头,柚汁、柚肉片、柚排面包等别具风味,吸引市民现场采摘和品味;在荷塘边,村民拿出自制的土特产,糖花生、熏毛豆、茭白干、腌包心菜等勾起“舌尖上的乡愁”……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莲湖村“以农为本,以农促游”,探索打造农业休闲、文旅创意一体融合的田园综合体,让美丽乡村更具时代魅力。
靓声田歌 巧手传艺
“正月梅花头一朝,挨家人家清香烧,大香大烛烧到正月半,龙灯扯起小楼过……”一首田山歌《小塌花》,重现“老底子”的江南年味,89岁的陈文娟是莲湖村田山歌传承人,起调高亢、嘹亮悠长,引得游人一阵喝彩。
走进金乡邻·睦邻客堂间,“莲湖编结社”里熙攘热闹,鲜绿芳香、硬爽挺括的茭白叶,经过修剪、晒干成了天然的编织原料,在巧妇手中翻飞起舞。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牛小马、一串串质朴素雅的挂饰挂件。编结能手毕荷英满是自豪:“家家户户会编,这些工艺品都销往日本,很受欢迎。”
田山歌、打莲湘、提花篮、荡湖船、茭白叶编织,莲湖村挖掘本土资源,保护传统民俗。在去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莲湖村入选全国“100个特色村庄”,吸引游客走进村落,感受自然,品味乡土文化。
江南水墨画攀上农家墙头,岸边歇凉亭以茅草为顶,几栋旧仓库、百年老屋将变身“农家书屋”“乡村音乐工作室”……柳染春烟,白墙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景,沿着田间阡陌走入袅袅炊烟,记忆中的乡村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