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上海科技影都落户松江 内容是根本 以不同视角讲述各自故事
第11版:文体新闻 2019-06-19
“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合力绘制美好图景

以不同视角讲述各自故事

“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 论坛现场

今晚,众多著名导演明星将共聚“一带一路”电影之夜。其实,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揭幕当天,来自23个国家的26个电影节代表,便济济一堂,携手宣布启动新一轮合作。

昨天,金爵电影论坛特别举行“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以“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节?”为主题,就电影节的定位、运营重点、未来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这是“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合力在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绘制未来的美好图景。

首要任务 仍是推广与交流

与会各电影节代表认为,电影节发展至今,虽然几十年来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但作为集聚电影与电影人的平台,通过展示、推广与交流,进而推动电影多元化创作、促进电影产业繁荣的属性并没有改变。

乌克兰基辅国际电影节主席安德伊·卡尔帕奇谈到,通过电影节进行展映,可以给观众提供全新的展示不同国家文化的视角,在进行电影普及的同时,找到适合电影的目标受众和目标买家。上海国际影视中心主任傅文霞则认为,电影节第一个作用就是推动国际间电影文化的交流,推广更多的艺术电影给广大观众。这是共识,也是电影节首要的目标。

“我们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和观众分享,不断地培养和壮大我们的观众队伍,包括国内的观众和国际的观众,吸引媒体、买家等参与其中。”意大利罗马电影节主席芙兰茜斯卡·维亚说。巴西里约国际电影节执行主席伊尔达·桑地亚哥则表示,电影节承载着让更多电影被更多观众看到的责任。她强调,能够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电影,培养观众看电影的习惯,宣传电影并让观众了解电影里讲的故事,这就是电影节的工作,也是电影节从业者热情所在。

目前重点 挖掘与扶持新人

在发挥推广与交流价值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将挖掘与扶持新人导演作为自身的责任。波兰华沙电影节主席斯戴芬·劳丁表示,越来越多的的新人电影以长片或者短片的方式,进入到华沙电影节当中。为新人电影保留一定的参加比例,已成了华沙电影节坚持的方向。

爱沙尼亚黑夜电影节产业负责人玛吉·丽斯克表示,电影节平台和机构赞助的联动,促使电影节可以为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提供挖掘年轻人才的机会,让年轻人才在更大、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开辟空间。傅文霞介绍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创办10年之后,陆续创设了亚洲新人奖单元以及电影项目创投单元。“三年前我们又创立了金爵奖短片单元,今年又开设了创投训练营,这些单元都致力于为中国电影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直面挑战 去吸引年轻观众

随着流媒体等新兴技术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抢夺”年轻一代观众在当下已成为电影节的挑战。来自里约的伊尔达·桑地亚哥指出,流媒体或者其他新型媒介,对电影节的从业人员来说是必须面对的新常态,“只要能够带来好的观影体验,什么样的技术我们都应该尝试。”

纽约亚洲电影节执行主席塞缪尔·贾米尔坦言,当下做电影节很重要的,就是找到出生于数字一代的年轻人所感兴趣的话题、人生故事和电影故事,“电影节应该专注于提升选片质量,来解决年轻一代选择的负担和困惑,做好补充。”

华沙电影节的斯戴芬·劳丁则指出,在电影消费的层面,年轻人的兴趣已经形成了垂直市场,所以,需要匹配符合垂直市场的营销策略。傅文霞则仍然对电影节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说,电影交流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但线下交流若能保证高质量、高频次和差异化,价值仍然不可替代,“要更加多地和电影人进行交流,更加多地和这些电影产业的人交流,我们要促进电影产业人面对面的交流,以及观众和导演之间更加多的交流。这也是我们线下活动以及电影节活动的优势。”首席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