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日产诠释未来出行全新体验 图片新闻 三声爆炸给燃料电池车敲警钟 搭乘5G快车 长城汽车CES秀“黑科技” 动能提升未果 下降趋势未缓
第21版:汽车周刊 2019-06-19

三声爆炸给燃料电池车敲警钟

近期不到20天的时间里,全球发生了3次氢气相关的爆炸事件:6月10日,挪威首都奥斯陆郊外的一处加氢站发生爆炸;6月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一处化工厂储氢罐和氢气运输拖车发生爆炸和火灾;5月23日,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一个氢燃料储存罐发生爆炸事故。三起事故或致人伤,或致人死。挪威爆炸发生后,丰田和现代汽车均宣布暂时停止在挪威的氢燃料电池车型销售,直到事故原因确定后再恢复运营。

虽然丰田、现代等一众巨头力证氢燃料汽车“绝对安全”,但在如此高密度的爆炸事故前面,力证也会被打脸。中国目前对氢能源是大跃进式投入,如果安全有问题,那么,投入的到底是节能还是定时炸弹,需要冷静思考。

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要达到5000辆的规模;到202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规模达到5万辆;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超过100万辆。与此同时,财政部对燃料电池汽车也有扶持补贴政策。此后数年,全国范围内的加氢站数量急剧上升,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28座,同时大量氢燃料客车进入市场投入运营。

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汽车行业的人大代表,如徐和谊、王凤英、尹同跃等,都相继提及了对氢燃料新能源发展的建议。换而言之,在技术落地层面上,汽车企业已经认可氢燃料是和纯电动、插电混动共同发展的新能源技术路径,奔驰、现代、上汽大通、东风风神等氢燃料汽车也纷纷亮相。除了整车,燃料电池也是企业发力的方向,全柴动力、同济科技、贵研铂业、美锦能源等公司因为涉及燃料电池概念,股价出现大幅上涨。

一边是资本大量涌入,氢燃料发展看似步入快车道,另一边却是氢能源相关产业和技术仍属于起步阶段,对于关键技术燃料存储、制作氢燃料过程等仍有提升空间。加氢站的爆炸,或许是在提醒业界:探索阶段,氢燃料技术发展应该以安全为前提,而不应过分追求行业的快速发展。 白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