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梦荫斋诗草(三首) 故乡的竹林 清秋(重彩画) 望亭路偶记 选择 喀什的孩子 夏游琅琊
第18版:夜光杯 2019-09-25

选择

戴蓉

看丛虫的小说,最早是在文学网站“文学视界”的“后花园”版面。2001年我在京都的龙谷大学留学,日常享受之一就是在电脑房追看她的更新,如今在微博和公众号上读她的长篇小说连载仍是日常功课。这几年我陆续读了她的《世间儿女》《天伦之乐》《蓦然回首》和《月子会所》,最近在看的是《最后一里路》。

《天伦之乐》今年7月出书了,更名为《女儿的选择》。我个人更喜欢“天伦之乐”这个名字。天伦之乐,在中国人的幸福观里应属排名十分靠前的一大乐,然而每次想到这个词,我总觉得它是如此苦乐参半,是艰辛劳苦里的微光,是隔了很久之后回望才分明的快乐。

《女儿的选择》是三位主角车唯一、秦静姝和张文扬的北京故事,然而这不是《欲望都市》式的丽人传奇,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都市人的生活,不舍昼夜滚滚向前的不过是日常生活里普通人的悲欢。车唯一从事娱乐新闻,秦静姝开的是网络广告代理公司,混音乐圈,张文扬靠写稿维持生计。她们各自的母亲王梅、李云珠和刘招娣“北漂”之前,在老家分别是歌舞团的演员、特级教师和财务局总会计师。这些各行各业身世迥异的角色,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这些复杂的线索经她的手一串,不但纹丝不乱,而且绘成了一幅软红十丈的世相图卷。

喜欢丛虫的小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爱小说里那些独立女性。她们聪慧、爱得起也放得下,与同性惺惺相惜,具有强大的生命能量。诚如丛虫在后记中所说:“女性本身承载着社会的重压,虽然优秀女性更具坚韧上进的特质,却也会增加性别本身特有的焦虑和苦恼,我们都不能假装身处一个男女绝对平等的环境中,事实上,女性天然要在生育后代上承担更多,也要付出更多。”正因为如此,小说里那些柔中有刚的女子让我钦佩也让我心疼,她们谋生亦谋爱,摔在泥泞中,洗干净手脸又是一条好汉。

《女儿的选择》封面上有句话:“我们与父母和解,其实就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选择做自己。这条人生的必经之路如今的年轻人走得更好了,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有更丰富的知识结构和高远的视野,有能够反省自身的强大心灵,这一点真是让人欣慰。人活着不是为了正确,而是不违背自己的心,这样的话我们的父母当年没有对我们说,如今由我们开口来说,也算是弥补了不少遗憾。

丛虫在后记里写到,《女儿的选择》本来是以悲剧收场的,但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写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圆满的结局。我想知道那是些怎样的悲剧,从某种角度来说,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而我也喜欢这小团圆式的完结。“让每个人的付出都有收获,让每个角色都各得其所,至少也留下一点希望和光明,而不是彻底的幻灭。”这是丛虫的慈悲。

选择爱,选择成为自己,无论如何高低起伏的人生都值得一过,我想丛虫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这些喜爱她作品的人也如此相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