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新书速递 沉浮于俗世里的武则天 愿你终能走出风雨 以海派之神,塑伟人之魂
第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19-10-13

以海派之神,塑伟人之魂

——读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孙中山在上海》

◎胡晓军

念初中时,课后不想径直回家,便弯去校门左首的香山路孙中山故居,玩耍一番。那段时光是如此清晰而亲切,以至于当得到学者、作家王琪森先生的新著《孙中山在上海》,我第一件事便是在书中寻找关于孙中山故居的描写。果然,在第18章“入住莫利哀路,致力著述《孙文学说》”中如此写道:“这是一幢建造得颇为经典雍容的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充分展示了海派建筑的时尚性与变通性。”后文还有大段描写,清晰细腻。

大约十多年前,王琪森先生将他的学术重点转向了海派文化研究,见解独到、论述全面。随着研究的推进和思考的深入,他逐渐从海派文化的艺文层面,“下潜”到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深层因素、社会变迁的意识动力、时代进步的革命精神。

《孙中山在上海》力求“真实地再现孙中山与上海的历史风云,尽力地挖掘孙中山与上海的时代记忆”。全书在对孙中山革命思想、政治谋略、斗争艺术、文化理念、人文关怀等作全方位展示的同时,也对当年上海乃至全国的社会政治环境、思潮和事件作了全面的描述,更对海派文化精神的高度、深度和先进性作了到位的阐发。我认为,此书将从根本上纠正人们对海派文化的偏颇看法。上海既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奋斗者的福地;既是众多恶势力的渊薮,也是无数革命者的摇篮;既是腐朽文化的麇集处,也是先进意识的起航点。由此看来,王琪森作此书的目的便是支持、引导“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精神,同时为其海派文化研究提供重要意义和重大支撑。在此书里,他正是以海派之神,塑伟人之魂的。

孙中山将上海视为“第二故乡”,是有必然和深刻原因的,凝结着伟人思想的光辉和情感的跃动。全书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不少内容重大而又精彩。如孙中山从上海赴南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上海工商界人士给予大量经济支持,而孙中山对上海工商业同样极为重视,体现了“实业兴邦”的思想;又如描写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由于许多重要细节来自于扎实的史料与缜密的分析,因此既令人悬心,又令人深信不疑;再如孙中山在文史研究和教育上的作为向来鲜为人知,书中描写甚至细腻,体现了他高度的智慧和人文情怀。我认为全书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孙中山与“五四”运动的叙述。从听闻运动爆发,到指示《民国日报》大力报道,从组织发动上海学生响应、亲自指导学生斗争,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警告当局不与外国势力妥协……这些内容,以往史学界研究甚少,文学界创作不多,王琪森通过缜密的学力和周详的笔力,从容写来,进而发现他对“五四”运动作出的巨大贡献极为深远。

这本书也体现作者的写作向来兼有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两个方面或层面,互相交织。理性地“徜徉在岁月的长廊,追踪伟人的足迹”,感性地描写“一个伟人与一座城市的邂逅相逢、因缘际会,其产生的时代风云,其演绎的传奇叙事”,“以历史的视角,以都市的场景,以人物的悲欢,以纪实的笔触”完成全书的。因此读者对于该书,不能仅作为知识文本来阅,更须当做学术成果来读。

如何在“纪实”与“文学”中寻求融合与平衡,使之不但不相抵牾,更是相得益彰,是令许多作家头疼的问题。从全书看,王琪森先生采取了“大事从实,细节为文”的方法,并贯彻于每一章之中。我的感觉是,由于题材极为重大,加上这种执行十分严谨,过于小心翼翼的结果,难免使史、文两者未能彻底水乳交融,表现在每每写到背景、人物时显得十分“历史”,而在写到细节、对话时显得比较“文学”。也许王琪森此举有自己的考虑,但读者在阅读时也许会感觉不够舒适。

几日之后,我应邀去上海文史研究会开会。沿着思南路向南而行,晨曦穿过密集的梧桐叶,照得马路斑驳发亮,就像厚重史书中一个个闪亮的人物,历史道路上一个个闪烁的事件。一边走,一边想,此书不仅适合于现在的我,而且适合于几十年前的我和我们——那些脚步匆匆、正陆续超越我,向学校谈笑走去的中学生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