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建“一张网+一朵云+三平台”
第5版:要闻 2019-10-22

建“一张网+一朵云+三平台”

长三角气象保障一体化规划初步完成

矗立在太湖梅梁湖区域的气象观测平台 本版摄影 记者 马丹

本报记者 马丹

一张网

气象协同观测

将雷达、生态旅游、交通等观测信息“一网打尽”

一朵云

信息资源共享

建设长三角基础气象数据云平台、长三角气象服务数据云平台

三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智能化气象预报平台

长三角智慧气象联合服务平台

长三角气象科技开放创新平台

台风从浙江沿海移动到上海附近还需要多久?大气污染物在长三角的移动路径又是怎样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稿”)编制工作于2019年3月启动,目前《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根据规划,长三角地区将形成气象协同观测的“一张网”、气象信息资源共享的“一朵云”,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气象预报、服务和创新“三平台”。

数据信息 实时共享

每年台风来临,苏浙沪的网友总爱开玩笑说“魔都有结界”,然而,真正面对台风过境时的疾风骤雨,彼此间有着牵挂和担忧。8月的台风“利奇马”是今年给长三角带来最大影响的台风,但沪苏浙三地气象部门一体联动,为百姓建起了一道真正的安全“结界”——上海中心气象台、宁波气象台、江苏省气象台每天不定时地针对台风天气开展三地会商,长三角新媒体平台间的协作让预报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到手机、电视等全媒体客户媒体终端。

其实,长三角地区针对跨区域灾害天气过程的联合会商机制,已进入常态化运行。今年5月,苏浙沪三地的气象部门联合签发《2019年一体化工作方案》,实现了三地气象基础数据互联互通,突破了过去气象服务以行政区划为主的旧格局。观测数据的共享,也让气象服务更精准。从去年开始,长三角区域气象部门进行天气雷达的同步观测,发布气象预警速度比以前提前了10分钟。

未来,这种互通互联将进一步“升级”。《规划》初稿提到,沪苏皖浙四地的长三角气象观测将建起一张一体化融合的“网”,雷达、生态旅游、交通等观测信息“一网打尽”;“一朵云”除了建设长三角基础气象数据云平台,还会同步建设长三角气象服务数据云平台,融入长三角大数据中心建设。

预报预警 一键发布

夏天的暴雨,秋冬的霾,这些灾害性天气都是最热门的天气“热搜话题”。针对这样的“气象需求”,长三角地区已在尝试建立一套一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2018年,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搭建起来。“天气是一个大系统,各地的‘风云变化’都和上下游有着息息相关、不可割裂的联系。”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冯磊说,在平台建成以前,预报员只能看到本地的环境气象信息,只能做本地的预测,但在整个区域实现数据共享以后,长三角气象专家就能根据更广范围的环境气象数据,联合做出污染物的输送通道分析,提前发出精准预警,提醒政府、民众做好防范和应对。今年汛期,覆盖长三角地区的暴雨预警联动,受到广泛好评,从暴雨预警会商、预通报、到预警发布、传播、联动响应,再到预警解除,七大环节能实现5分钟内“一键发布”,发布全程可视、追踪、留痕。

在观测和数据共享基础上,沪苏皖浙将形成一体化预报平台,包括覆盖长三角区域的超高分辨率和多尺度的数值预报系统、台风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环境气象预报预测分析系统和港航一体化海洋气象业务系统;还将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服务业务平台等。

中国特色 比肩世界

随着一体化工作推进,沪苏皖浙一市三省气象部门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上海依托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创新中心、台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长三角,提升区域整体气象服务能力,而未来,智慧气象更离不开科技“助力”。上海市气象局局长董熔透露,希望能够发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人才优势,共建长三角气象科技开放创新平台,在区域数值模式、台风预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产出自主创新成果;建设亚太台风研究中心;设立长三角气象科技开放基金,打造长三角气象成果转化平台等。

根据《规划》初稿,到2025年,将在长三角区域全面建立气象服务一体化发展新体系,率先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气象发展示范区;到2035年,率先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一体化发展气象现代化体系,全面保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气象智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整体达到发达国家最高水平,为全球气象未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贡献“长三角模式”。

不过,董熔特别提到,长三角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区域内三省一市应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让气象服务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保障交通

预警44次 封航13次

长三角地区有世界级城市群,如何让城市间往来更通畅安全?长三角气象部门的观测、预报上演水陆空“全武行”,加密观测和科技升级,实现了长三角航运航空、公路交通、海上运输等的“四通八达”。未来,长三角还将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业务服务标准体系,统一交通高影响天气预报发布流程,共建一体化智慧交通气象业务系统等。

航空的“眼睛”

台风、冰雪、雷雨、大风是影响航空的最主要天气因素。东航每天约有2800班航班,几乎每半小时就有一架飞机起落。高密度航线对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在位于上海的东航总部AOC运行指挥大厅看到,气象专席前多块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东航国内外所有航线途经地区的天气情况,运控中心首席气象专家王秀春和同事们每天发出数份专报,除了常态预报产品,还实时为航线提供不同高度上的飞机颠簸指数、机翼结冰指数等,指导飞机绕过危险空域(见左图)。

“此前,航空气象预报只能依赖国外企业的产品,花费巨大,针对性也不强。而今,由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自主研发的这套高分辨率监测预警系统,对提升飞机安全水平、降低飞行成本、优化机场管理效率意义重大。”王秀春说,“气象好比航空的‘眼睛’。今年‘利奇马’台风过境时,借助这套预警系统,除个别机型外,基本都能顺利落地。”

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商飞国产大飞机C919的试飞天气决策,华东空管局、东航、吉祥等多家航空公司的日常运行,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的飞行培训等。未来,上海生态遥感中心将研发更精准多样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为航空运营决策和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为水道“护航”

无锡太湖的梅梁湖区域中央,矗立着一座三四十平方米的气象平台。这座建于2017年的平台搭载了气象、水文、水质、湖流、视频监控等多种综合观测仪器,可开展气象、水文、环保、生态等综合监测。在太湖边的鼋头渚(马山)海事所里,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就能实时获取太湖的“一举一动”,包括风力、水温、降雨量、浊度、蓝绿藻数、溶解氧含量等十几个要素的变化。“每年7月到9月,都是太湖雷暴高发的时节,往往又是旅游旺季。平台没建之前,基本每隔一天,我们只得根据太湖的预警封航。而今年截至目前,整个太湖区域发布的封航通告共44次,而梅梁湖区域根据实际观测情况真正封航只有13次。既保障了游客的出行计划,又更精准地减少因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无锡市城郊地方海事处副处长苏纯说。

太湖水上气象服务只是长三角气象与交通“牵手”的一个缩影。早在2009年,江苏省气象局就在长江水道江苏段沿线布设了36个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成为全国首个建成覆盖全省公路、水路的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省份。同时,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还在沪宁高速无锡管理处进行了无人机探测飞行实验,为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预警研究进行边界层气象数据观测,研发了全国首台移动气象采集车,绘制高速公路“热谱地图”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高速路面结冰状态的短临预警。 本报记者 马丹

服务旅游

今日云海概率指数n%

今年将建成的长三角旅游气象服务中心,根据天气情况对区域内景点“荐游”。当旅游和气象“同行”,更多长三角“后花园”的美会被“挖掘”出来。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的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秋天,满山稻穗随风摇摆,金黄一片。这里曾以“海市蜃楼般的农田美景”被美国CNN评选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见右图)。然而受限于天气等原因,很多人和云海无缘,失望而归。云和县气象局局长刘海英告诉记者,2018年底,当地推出了“云海概率指数预报”,游客可通过“云和天气”官方微信公众号、梯田景区游客中心的大屏幕等,实时了解梯田云海的气象情况,合理安排行程。此外,当地还利用气象观测设备,“织”了一张覆盖不同高度的云海视频观测网,观云爱好者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欣赏到云海和梯田美景。

同样在丽水的大木山茶园秋意正浓,说着各地方言的游客骑着自行车在茶田间小径上穿梭。在一望无际的茶园中,白色的茶园生态气候站特别吸引人的注目,每一小片茶田里还竖立着一座高约8米、类似风扇的茶叶除霜机。松阳县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张林福说,茶叶生长最怕恶劣天气,影响最大的就数冬春交替时节的“倒春寒”。“2015年建起了生态气候站,气象和农业、旅游成立专家组,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多频次进行现场生态气象服务。近几年,帮茶农降低了至少20%的经济损失。”

像丽水这样的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气象服务的长三角城市还有许多。安徽省绩溪县地处皖南山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旅游气象服务为当地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助力其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2018年1月19日,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也在黄山正式启动。目前,安徽省已构建了全域旅游气象监测网,开展了旅游气象资源的普查与评估、旅游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旅游区雷电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旅游气象景观预报技术研究等相关工作。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