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心放
于老师和老妻年龄相加已近一百四十岁,独子留学海外。二老平日出门机会不多,主要是早上去公园锻炼和去市场买菜等。老两口每出门总是肩头互靠、胳膊相挽,依偎缓步,一派守望互相助、颠踬共扶持的恩爱相。
尽管于老师偕老伴在人行道谨步慎行,前不久,他的后腰还是遭一辆从后背驶来的两轮电动车擦撞。驾车小伙除在人行道飚车,还在伤及行人后加速驶离。所幸于老师伤势不重。然而如此险情令老两口受惊匪浅。于老师和老伴事后总结教训,两人想到一起的是日后出行,身前的路况固然要看清,身后的路况也得留意,切忌只顾前方而忽略了背后。
休养数日后复出,于老师夫妇缓步人行道上。只见于老师一臂挽着老伴另一臂抬至齐耳高:他手里握着一面老伴的美容小镜,一路行走时这面小镜被当作后视镜使用。于老师边走边皱眉:这面后视镜的镜面还没巴掌大,步行时身体颠动加上于老师老眼昏花难以看清这“后视镜”中的影象。上街使用一次,这面小镜就打入冷宫。老两口于是另行计议。
深入商讨后,夫妇俩决意改进出行方式:每早去公园顺路去菜市场的路上,一人保持正向前行,另一人则身体后转,作倒步退行,两人相邻一侧的胳膊则照旧紧挽。如此一来两人既朝同一方向行进,四只眼睛又得到合理分工;两只眼睛观前,另两只眼睛察后;这样身前身后的路况得到全面监察,万一出现险情,彼此可以及时提醒而采取规避措施。
于老太起初认为如此出行不免有怪异之感,于老师开导说:“怪异事小,行路安全事大;再说两人原本就每天去公园做倒行锻炼,腰、背肌肉、筋骨得到全方位活动后已极大改善了腰酸背痛现象;如今在去公园的路上即可轮流做倒行锻炼,到公园后可以做其他项目的活动,何乐而不为呢?”于老太听罢点头称是,如此一来于老师夫妇既促行路安全又促健身锻炼的正倒并施出行方式就此开了风景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