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的法律任务,强调“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全会公报在上海相关行业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创新,为建设上海生态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走好“全市一盘棋”
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为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垃圾分类核心在人,重点在基层社区,关键靠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说。上海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全面动员、全民参与,注重宣传告知、回应民意诉求;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居民区党组织、居(村)委、业委、物业、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一体推进的治理格局;坚持“全市一盘棋”,各方协同、条块结合,各部门各区履行法定职责,在社会动员、源头减量、体系建设、政策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
当前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6个区和97%以上街镇在7到10月实效综合测评中达到优秀水平。绿化市容局党员干部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加强科学管理、完善治理体系,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巩固提升实效,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探索垃圾分类好方法
在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中,党建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干部纷纷用“红色力量”撬动这场“绿色革命”。在谈及如何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时,许多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提到这一点,表示要继续探索垃圾分类好方法。
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表示,要发扬凝聚力工程优良传统,继续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发动更多居民志愿者积极探索老洋房、无垃圾厢房里弄、老旧小区和高层等不同类型住宅垃圾分类的好方法。同时,要以美丽家园建设、社区环境微更新、社区养老等居民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统筹协调,提供精准服务和管理。
扶好农村“最后一公里”
在松江区金胜村、泖新村、兴达村等多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15名来自市、区多个部门的驻村指导员纷纷表示,在农村“最后一公里”的田野上,更加努力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高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自市水务局堤防处的金胜村驻村指导员吴松正着力将村里年久失修的池塘打造成新地标。他说,池塘就是绿水青山在村里的具体体现,相信池塘修好后,经济相对薄弱的金胜村也将拥有“金山银山”。
从松江区建管委到泖新村的驻村指导员蔡凌怡说,公报要求健全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泖新村正根据老年人较多的实际情况,开展“微微拼孝”行动。她相信,在公报指引下,村里敬老、爱老、帮老行动会做得更好,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制度将在村里得到更好体现。
本报记者 金旻矣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