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谈璎
利率在下降,迈着小碎步。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0%。
翻出央行自8月以来的公告,从每月20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可见贷款利率的下降趋势。8月20日,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9月20日,1年期LPR为4.20%,5年期以上LPR为4.85%。10月公布的LPR与9月相同,11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有所下行。
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是从8月开始的,将LPR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缩写为MLF,俗称“麻辣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让水流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到田间地头。这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小国家调控政策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落差。
央行一直坚持不搞“大水漫灌”。11月5日,央行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11月18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较上次下调5个基点。精细化调控之下,近期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让市场看到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市场人士对此的解释是,现在央行认为稳增长地位提升。引导短期资金利率下行,实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通过价格型货币宽松直接托底经济。
有专家认为,稳健中性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基调,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有不同侧重,从而使货币环境呈现偏松或偏紧状态。利率在9-10月没有调整,到了11月,由于PMI低于预期,下调“麻辣粉”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货币重归宽松等利好刺激。联讯证券的报告认为,10月的经济数据大概率是今年四季度各月的低点,四季度GDP增速有望持平于6.0%。
利率变动是央行释放出的信号。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为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