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模拟器官移植转运的医务人员通过虹桥机场出口,由铁路公安民警护送快速前往高铁站台本报记者徐程摄
本报讯(记者 左妍)今年8月19日,一例爱心器官经国家计算机器官分配系统匹配,成功分配给无锡的一位受者。国航紧急协调了3个班次的航班,又调了一架飞机,让爱心器官准点起飞。飞机在虹桥机场着陆后不到10分钟,爱心器官就坐上了开往无锡的高铁,最终顺利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这一趟转运只用了不到5小时,点燃了患者的“生命希望”。记者今天上午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新闻发布会上听到了这个故事。
目前,我国器官年捐献与移植数量已位居亚洲第1、世界第2。2010年至2019年10月31日,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6万余例,捐献大器官突破7.4万个。
2016年5月,我国建立了以民航、高铁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工作机制。3年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全国器官共享率提升近8%,器官利用率提升6.7%。
民航部门介绍,2017年至今年9月,全国民航共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绿色通道4575次,运输人体捐献器官4723例。而就在昨天,中国联合航空又一次顺利完成肺活体器官的运输保障任务;上周末,东航和上航也合计完成10次人体捐献器官运输。
截至昨天,上海共实现705例器官捐献案例,本市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已超2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