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泰安路109弄5号2楼的张老伯,近年来一直有块“心病”:底楼商户将一台大型空调外机放在小区公共通道内,源源不断的噪声和热浪,令他们这些楼上的业主备受煎熬。在居民们的反复投诉下,今年9月初,空调外机终于“挪窝”,但没想到,一周之后,这个庞然大物现身商户门口的台阶上,每天噪声依旧,“我们费了那么大力气,前后投诉了三年多,结果却是换汤不换药。有关部门说空调换了个位置,就是个新案子,要再走流程,难道还要阿拉再苦熬三年?”
近日,记者跟随12345市民服务热线现场督办,梳理事件来龙去脉,寻找破题“良方”。
噪声热浪害苦居民
据张老伯介绍,泰安路109弄1号底楼是一家商户,2至5楼是居民住宅,2016年底楼商户装修后,中央空调外机被放在了小区西侧的公共通道内,紧贴着5号楼的外墙,而空调排风口距离2楼居民卧室窗口仅4米远,只要空调一启动,滚滚热浪便伴着刺耳的噪声来袭,令人不堪其扰,“大热天我们窗户也没法开,家里放暑假的小孩也嫌声音太吵,只能去亲戚家做作业!”
张老伯说,该空调外机制冷额定功率为8930瓦,根据《上海市空调设备安装使用管理规定》,其排风口中心与相邻房屋固有门窗的最近距离应为5米,商户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于是,他先向长宁区新华街道城管中队反映,城管部门随后以安装不规范为由,对商户处以3000元罚款,但商户仍无动于衷。张老伯要求继续查处,却被城管部门以“一事不二罚”的理由驳回。
2018年,在张老伯的持续投诉下,长宁区城管部门又以空调外机占用公共通道之名,重新立案,并责令商户整改,可对方依然置若罔闻,城管部门不得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今年9月2日,在得到法院判决支持后,外机终于被移出了通道,“当时真的长舒了一口气!”
换个位置扰民依旧
可好景不长,张老伯刚过了几天太平日子,9月9日,楼下突然又传来了熟悉的噪声。他下楼一看,只见被拆走的空调外机,又出现在了商户门前的台阶上,距离原先的摆放位置不过五六米,噪声丝毫没有减弱。
11月26日,记者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督办组来到现场,张老伯投诉的商户门牌号为泰安路113号,门前有个平台,平台西面紧邻小区通道的位置,一台1米多高的空调外机正嗡嗡作响。虽然平台上方有屋檐遮挡,空调排放热气的影响小了很多,但噪声还是清晰可闻。
“商户简单移个位置,就是耍小聪明敷衍了事,根本不管用!”张老伯说,他曾要求楼下商户改用小型的挂壁式空调,降低噪声,但未获回应。
更让他气愤的是,商户将下水管堵住,导致家中不停往上泛水,如今他只能搬到别处居住。
底楼商户也有话说
记者随后找到底楼商户中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却连连“喊冤”:“空调外机无论放哪儿,都会靠近居民家窗口。我们将外机移出小区通道,放到自家门前,并不影响居民通行,加上有了屋檐遮挡,噪声和热浪影响已经降至最低了。”
为何不将中央空调换成挂壁式空调?对方解释称,因为公司面积较大,如果换小空调,安装的外机数量势必也要增加,但他们提出的方案又遭到了居民拒绝,“总不能不让我们用空调吧?况且空调只有上午9点到下午5点上班时间才开,根本不打扰居民晚上休息。”
关于下水管被封,商户同样有话要说:“是楼上居民装修,先弄坏了水管,把我们房间都淹了,我们才不得不堵住漏水点,还因此损失了几万元,这笔账怎么算?”
牵线搭桥理性沟通
在现场督办会上,长宁区城管执法局表示,他们已经穷尽了职权范围内的执法手段,包括罚款、向法院申请强制移机等,但商户目前将外机放在自家门口,是否违规尚无定论,因此也没有进一步执法的依据。从实际出发,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商户将中央空调换成挂壁式小空调,但具体安装数量和位置,还需商户和业主协商。
“执法部门能用的手段都用了,但居民的烦恼并没有消除,等于绕了个圈又回到原点,难道只能听之任之、别无他法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负责人坦言,仅靠执法也许确实难以破解当前僵局,双方之所以互不相让,归根到底是“心结”在作祟,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化解矛盾,还是应该坐下来,“有话好好说”,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在劝和促谈这方面,街道、居委是否能多做些工作?”
新华路街道当场回应,下一步愿牵线搭桥,请双方坐到一起,理性沟通,也希望大家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别为了“面子”失了“和气”,早日达成共识。
“办法总比困难多,空调可以‘大改小’,家里漏水也可以请专家优化设计方案,这些在技术上都不是难事儿。”
但愿张老伯的“心病”,经过这场督办,真的能尽快“痊愈”,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