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让艺术进入百姓生活 把家具打造成中国式装置艺术 你可知道国宝入藏的来龙去脉
第11版:文体汇 2019-11-30

你可知道国宝入藏的来龙去脉

由上博和本报共同主办公益性文博讲座精彩开讲

听众听讲

讲座现场 记者 陶磊 摄

博物馆藏品不是冰冷的文物,国宝背后都有令人动容的故事。由上海博物馆和新民晚报社共同主办的“上博讲坛”公益性文博讲座昨晚在上海博物馆报告厅启动。

首讲嘉宾陈克伦以博物馆与收藏家为题,讲述若干国宝入藏上博的来龙去脉。

博物馆人的感恩

这是“上博讲坛”的第一讲。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原上博副馆长陈克伦率先登场,在初冬的夜晚,作为诸多捐赠的见证人和推动者,他在开篇讲座里分享了一个个温情故事,把上海博物馆诸多国宝级藏品的来历娓娓道来。

从一个侧面来说,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历史,也是一部捐赠的百年史,捐赠人们勠力同心为传承中华文脉倾心尽力,甚至承受了巨大代价,台前幕后积蓄着一段段人情,感人、温暖并且鲜为人知。

陈克伦演讲以《亦师亦友——博物馆与收藏家》为题,回忆了胡惠春、潘达予、李荫轩、刘靖基、顾公雄、杜维善、吴湖帆、华笃安、施嘉幹、谭敬、庞莱臣、陈梦家、庄万里、葛士翘等等捐赠人和上海博物馆的情缘。陈克伦与海内外诸多收藏人士结下友情,谈到浓情处,不禁泪洒讲坛。台下听众掌声雷动,为文物入藏上博所历经的坎坷而动容。

“对于曾经给过博物馆帮助的收藏家,博物馆一定不能忘记,要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有一种博物馆是自家人的感觉。”陈克伦道。

大文物后小故事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众多熠熠生辉的文物宝藏背后,隐藏许多感人故事。收藏家陆续捐出了珍藏,成为建立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基础。

在上海博物馆初创阶段,收藏家是博物馆的顾问,上海博物馆充分以礼相待。1949年9月7日,在上海解放3个多月后就成立了“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4个月后改名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集合了一批上海的大收藏家。委员胡惠春呼吁“上海不能没有一座像样的博物馆”,并率先捐出268件明清官窑瓷器。潘达于捐出了大盂鼎和大克鼎,镇馆之宝大克鼎由此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象征。在上海博物馆成长、发展时期,收藏家是博物馆的朋友,赤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帮衬。青铜器收藏家李荫轩与马承源成为切磋学术的至友是当时的一段佳话。

在上海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收藏家朋友伸出援手,上海博物馆真心诚意与收藏家交朋友,在新馆建设缺乏资金的时候,收藏家雪中送炭。如今,在陈列馆、展览厅的门楣上留下了他们的大名。很多人不知道,捐赠100万美元的徐展堂当时生意正陷入低谷,却为国宝展品的新家而一诺千金、慷慨解囊,这份情怀令博物馆人铭记。

讲座每月办两次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现馆舍开始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余件,数不清的国宝是上海雄厚的收藏“家底”。

按照计划,以上博研究馆员为代表的博物馆专家,将相继走上“上博讲坛”,和广大听众分享一流博物馆学者的学识与眼界。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卓有声望,他们分别是陶瓷、青铜器、金石、考古、书画、钱币等领域的权威专家。

据悉,“上博讲坛”计划每月举办2次,是公益性的文博知识讲座,报名参见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