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每一次出发,最美风景近在眼前
第19版:创见 2019-12-03

每一次出发,最美风景近在眼前

——公共交通站点美景织就上海创意“新名片”

徐家汇地铁站展览

滴水湖公交枢纽站

浦东T2航站楼

大桥四线双桥路站点

南浦大桥浦西公交枢纽站

南京东路站的老上海风情展示

陈春路站

17号线诸光路站

虹桥机场公共艺术

454路恒大华城终点站

◆琳恩

公共交通站点是城市的一扇窗口。每天载客流量高达1000多万的上海地铁如此,散布于公路旁的公交站点如此,上海的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以及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等火车站亦是如此。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各种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升级更新,很多人感叹,上海的公共交通站点和枢纽越来越美,越来越人性化,设计感越来越强烈,一些公交站点还成为网红打卡地,不但吸引了市民和旅行者到此一游,更是获得了“最美公共交通站点”的美誉。

每一次的出发和短暂停歇,人们所见都是最美风景,除了收获口碑和社会效益之外,这些在城市里星罗棋布的最美公共交通站点,密实地编织出一张国际设计之都——上海的创意文化“新名片”。

随地铁来一次“精神穿越”

曾经,设计风格趋向统一的申城地铁站,已成为公共艺术展示的殿堂。地铁站的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高雅却又“接地气”,融入地铁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甚至囊括了某一地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正如城市学家所言:要想彻底了解一个城市,必须亲自感受它的地铁。一座座地铁站已然成为人们了解“在地”特色的一扇扇的艺术文化窗口。

早先,上海地铁公共艺术多以地铁站的环境和地点来配以相应的主题壁画。像马戏城站的“海之娱”用色轻快的小丑形象,上海火车站应景的“车轮滚滚”,大木桥路站以江南制造总局旧址为背景创作的“百舸争流”,东安路站融入铜质、丝网印刷和烤漆等不同工艺描摹的名医群像“医药之光”,临平路站的“犹太人在上海”等,皆是形式简洁、内涵深厚之作。

在此之后,上海最美地铁站来了一次更新换代,更多的城市风情融入到站台总体设计之中。七宝站有古镇风韵,松江新城站为老建筑进行特写,南京西路站主打“摩登俪影”,南京东路站则以实景照片、前景人物剪影穿插的方式还原了老上海人的生活图景。11号线交通大学站的“钱学森画廊”和“钱学森通道”兼具历史内涵和艺术性,同时,站台与钱学森图书馆出入口的设计也应和了地铁站的设计主题。

不得不提的还有去年开通的17号线和今年年初开通的13号线二三期。在17号线的站点中,人们欣赏到水墨般的梦幻动感式水乡意境、中国民间剪纸手法、表现福泉山遗址文化的浮雕,不同站点根据周边地区不同特色,制定了不同的主题,艺术家和设计师创作的艺术装置均融入了青浦的历史、自然生态、人文艺术乃至民俗非遗等各种浓厚的本地特色。

13号线二三期各大站点的公共艺术也是精彩。既有“大城小爱”的微电影形式弘扬正能量,也有凭岸临风的白衣少侠的“家国情缘”;有回归自然的“心灵驿站”,还有头顶巨幅山水画,鼻尖香氛的氤氲萦绕,清澈乐声淙淙环绕耳畔的上海首个“三觉”(视觉、听觉、嗅觉)地铁站长清路站。

有人这样形容,在上海,坐一次地铁,看一看地铁站的艺术装置,伴着地铁隆隆而过的声音,就仿佛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精神穿越。上海的这些最美地铁站,“一站一景”,别具一格,抒写了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独特的风情。

“内外兼修”成就车站美学

上海的最美公交车站也是城市风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作为户外空间,它们的美,更加多元。有的最美公交站有特定的“赏味期”。比如,南浦大桥浦西公交枢纽站就被称为烂漫春光时最美的站点。每年的赏樱时节,这里的十来株樱花树一齐绽放,车站为一片怒放的“樱海”所环绕,看上去格外浪漫。

就建筑物设计来说,公交站点的美又分为古典之美和现代时尚两大类。位于恒大华城454路终点站,就是一派古朴风韵。这个站点的建筑,浅红窗瓦、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亭阁,俨然是这息壤繁华、摩登现代的大都市里的一处别韵,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诗词,或者是清柳飘飘的意蕴。有网友形容:“在这里候车,仿佛置身古镇古景般享受,心情也变得豁达悠扬起来。”

而地处临港新城的滴水湖畔,南汇公交滴水湖枢纽站,其建筑则是现代时尚的代表。三滴水汇聚而成的波浪造型,以写意的手法与滴水湖湖心“滴水入境”的景观遥相呼应,使得整个场站以极具现代气息的设计感成为公交枢纽站内“颜值担当”。

当然,公交车站的服务亦很重要。虽然一些站点样貌普通,但优质的服务使得它们具有了“最美”的内涵。比如,40路北区汽车站终点站,凭借司乘人员在终点站做到站列车门前微笑迎一迎乘客等“四个一”服务特色,被誉为“特色服务最美车站”;比如,大桥四线双桥路站点,原本右侧的围栏墙剥去小广告后显得十分斑驳,站点的青年员工就自发把文明乘车的理念注入街头元素涂鸦,用十足的创意变成另一种城市风光,有了“涂鸦最美车站”的美誉;又比如,五洲大道公交枢纽站因为配备了悬挂着醒目铭牌“爱心妈咪小屋”,为不少带娃出行的女性提供贴心服务,被誉为“贴心关爱最美车站”。

对每一位旅客都温柔以待

不只是公交站、地铁站,上海的两大机场和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等火车站在设计上也都可圈可点,具备了“最美”的实力。比如,有媒体总结过,虹桥机场包括“一体化”“中转功能突出”等七大人性化设计要素,使得旅客宾至如归。浦东机场更是首创了三层叠加式的候机模式,大到整体设计,小到螺钉、瓷砖、标识,处处讲究旅客的“体验感”。

而虹桥火车站,则以空间设计合理、标识清晰、商场林立,方便购物广受往来旅客的好评。

事实上,这些大型公共交通枢纽,还有不少细节设计上的改进升级,也值得一提。比如,浦东机场在扩充洗手间隔间大小的同时,引入了折叠厕门的设计。这一设备让厕所隔断区域的旋转门在必要时可以再次折叠,从而减少了一半以上的厕门开关影响范围。旅客进入厕位后,原本狭窄拥挤的空间变得宽敞了许多。

不仅如此,在升级版洗手间的女卫内,浦东机场给化妆台专门设计了2700K-4500K的灯光色温,这一色温模拟自然光,旨在满足女性旅客梳妆打扮、打理妆容的照明光线需求。

无论整体还是细节,上海的这些大型交通枢纽都着力于用设计做到对每一位旅客温柔以待。

上海最美公共交通站点层出不穷,不断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验。看得见的创意、听得到的音乐,悟得到的精神,学得到的知识,感受得到的文化氛围,体验得到的服务温度,让上海公共交通站点与其他城市景观共同构成了“海纳百川”的新文脉,织就上海创意的新名片,在全面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进程中发挥出独特的影响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