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忠能
北风萧瑟,寒意袭人,又到冬天。妻子每到此时总要做些圆子,让全家人早享过年的感觉,吃上热气腾腾的圆子。
妻子还是闺女时,就是做圆子的好手。我们结婚后,我家常吃到她亲手做的圆子。那个年代,做圆子要到过年,妻子将糯米泡上水后沥干,家里人用石磨,磨成糯米粉,糯米粉中放入适当热开水,揉成团。随军工作后,部队驻地没有石磨设备,当然就没有糯米粉了。圆子做不成,妻子总感到不如意。有年冬天,我执行任务回来,一进家门,看到热气腾腾的圆子正在出锅,喜出望外。妻子满面笑容地说,好几年没有吃上亲手做的圆子了,今天给你一个惊喜。原来,部队驻地只有现磨的水磨粉,水淋淋的,只能做宁波汤团。她在水磨粉中掺入三分之一面粉,严格掌握水的比重,糅合成团,经过试做,这次终于获得成功,味道与以前差不多,就是比较难做。
上世纪90年代初,转业到上海后,现磨的水磨粉市场很少看到,妻子又难为了。有一天看到超市内有袋装的水磨糯米粉,买了一包试做,发现既粘手又不成团。她想起在部队时的做法,从此,我们又吃上了柔软可口的圆子。
昨天,妻子与我商量,又该做圆子啦。我们立即准备馅料,忙了一个上午。下午开始做圆子,只见她揉面搓团轻松自如,抠窝包馅得心应手,一会儿,一个个圆子摆满了桌子,圆的是豆沙馅,长的是荠菜馅,一头尖的是芝麻馅,两头尖的是萝卜馅,再用枸杞子点缀一下,光亮悦目。热腾腾的圆子,爽在口中,甜在心中,真是家有贤妻,幸福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