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霞映特里尔——马克思故乡(中国画) 零食 冬日消遣录 古镇水弄堂 澳大利亚那些支付事 走近玛雅文化
第19版:夜光杯 2019-12-25

零食

李晓东

小时候的集市很热闹,街道两旁摆满各种小摊。花生瓜子水果较多,还有灌肠、凉粉等地方小吃,以及爆米花炉子。我常一家一家问每种商品的价格,这个多少钱?这个多少钱?摊主大约觉得这孩子有意思,笑眯眯地回答。不过,我从来不买,口袋里也没钱。虽然我很小就认识了正面开拖拉机背面放羊的一元、炼钢工人的五元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十元,并由此被大人夸“聪明”。瓜子一毛钱一两,五分起售,有时三分也可以。五分钱的葵花籽装进口袋,边走边摸出来,一颗颗地嗑,享受得紧。有时想狠狠过下瘾,嗑十几粒瓜子仁在嘴里,一起嚼,口舌生香,太阳穴的筋都动了。

同学们经常“光临”的,是校门口一位老太太的零食摊。其实连摊也算不上,只是一只手提竹篮。也不一一陈列出来,小学生们都知道篮子里是什么,永远的老三样:江米蛋、山楂丸、酸枣面,售价均为一分。江米蛋偏甜,山楂丸又酸又甜,酸枣面极酸,三样美食都没包装,江米蛋、山楂丸论个卖,酸枣面则用一只极小的碗量,直接倒在孩子们手里。我最喜欢吃酸枣面,享受被酸得快要跳起来的感觉。如果有五分钱,就可以到稍大点的摊子上买半两瓜子。放在口袋里,边走边吃,

想让同学看到,又生怕碰到同学。如果居然握着一毛钱,便可以吃一片“灌肠”。不是香肠,用荞麦面加白面蒸制而成,一毛钱一小片,薄薄地放在碟子里,用刀片划成小方块,淋上蒜汁和醋,用竹签一小片一小片挑着吃,很是享受。如果有两毛钱买两片,就能切成一条一条,各种调料拌起来,但我总觉得还是小签子扎着吃味道好,有意思。

两条街交汇处,有个较大的摊头,花生瓜子摆出来,都堆得高高。每天上下午放学、中午晚上放学,我都从诱人的摊子边走过。某天,趁摊主扭身照呼顾客,我大着胆子,抓了一小把瓜子,若无其事地离开。感觉到了安全地带,心跳渐渐平静,才开始颤抖地嗑。一连好多天,竟然屡屡得手,心态也越来越平静。看来,坏事做习惯了,也就不觉其坏。终于,当我又一次摸了瓜子,感觉已到安全地带,正准备开嗑。背上突遭狠狠一击!悚然回头,看到摊主老太太怒气冲冲的面孔,吓得拔腿就跑。自此,再不敢偷瓜子或啥东西,每次都远远绕开那摊子。后来想想,那真是及时的一击,类似现在说的“拉拉袖子”,惩小恶以防大错。三年级时,学校处分了好几个学生,有的就因偷商店的东西,我幸亏及时刹车,好险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