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瑾
不知不觉,六0的我辈在90后大行其道的职场,已贵为祖母级的辈分。长江后浪推前浪,媒体里各路精英和时尚人士的面孔越来越年轻,荧屏上周润发、林青霞、李连杰这些巨星已光环不再,望镜中的自己渐生白发,亦不免暗叹韶华易逝。
朋友说近期圈内有场淳子的文学演讲,我欣然应允。这是场小范围沙龙读书会活动,相对于演讲内容,能近距离和昔日名主持沟通对我更具吸引力。
我们是同时代人,早年我曾是《相伴到黎明》节目的拥趸,淳子在子夜时分以夜谈形式,为情路中困顿之人指点迷津,摩挲人心的性感嗓音睿智而温柔,直击痛点的犀利,穿过电波,在多年前的子夜里闪着迷人的光芒。近年,在网络媒体依稀见她深入民国女性文学研究领域,二十多年以来,华丽转身行如猫步一般雅致倏然,不觉归来已是如水的向晚。
干涸了多年的“粉丝”如我,一夜反弹,似追星少年重又回来。但是,阅读沙龙上如何与偶像互动是份令人头疼的考卷。朋友已准备好了风趣的提问环节话题,无奈自己不擅场面上言辞,幸而手头尚有新学的半门剪纸小技。于是上网寻找偶像的照片,描线临摹酝酿出底稿,铺陈红蓝宣纸,剪子作笔、刻刀作画,奋战几个夜晚终于赶制出一幅偶像剪纸:伊人的侧影明眸善睐,蓝底色的旗袍上有一朵白玫瑰,而发际上用套色叠映出一朵红玫瑰,手执金话筒的铿锵玫瑰,惊艳化作绕指柔。习作经剪纸老师指点修正后盖上印章大功告成,怀揣作品我信心满满。
那日,在杨浦素雅的读书会沙龙里,我如愿以偿、开心地和偶像互加了微信好友。深夜乘着余兴,作诗赋一首:
黎明相伴远,淳味又添香。
朱唇染新麦,星眸靓素装。
细言金枝恨,详解玉叶殇。
耳畔音流画,秋凉夜未央。
子夜,轻敲键盘,一触即发,而后沉沉睡去……
黎明,伊人回复:“好诗好意境!收藏了,谢谢!”
晨起,我打出“V”字手势,欢欣鼓舞。
在无声胜有声的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让人们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瞬间平等互动,在虚拟的世界里无年龄无性别之分,却不容无思想和无个性表达。一旦生活越过了小康的水准,“有趣”必将是人类未来精神需求的重要评判指数。个人以为,不论年龄,通过自身修炼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抵达无龄感的状态远胜过靠打瘦脸针、嫩肤维护光鲜的青春面容。
相约有趣的心灵,不惧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