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大越剧 一家亲 “大鲸鱼”化身“小鲸鱼” 宝哥哥故乡唱响林妹妹
第15版:文体新闻 2019-12-27
上海越剧院首推“版权输出”模式

宝哥哥故乡唱响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昨晚,上海越剧院四大经典之一的《红楼梦》被浙江富阳越剧团“异地传承”并在富阳影剧院首演。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富阳的戏迷们期盼这部经典已有数十年,而他们的梦想能够成真,得益于上越立足“大越剧”发展,首推“版权输出”模式和理念。这也是上越在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后,让经典得以更广泛继承而做的有益尝试。

1

拷贝不走样

接通富阳越剧团团长夏富笙电话的时候,他尚未从首演的轰动中“走”出来,心情激动的他连声音都微微颤抖:“演出真的很成功,现场不但有富阳当地观众,还有好多临近地方赶来。感谢上海越剧院能够将这一经典的版权传给我们,不但派了编导过来‘手把手’指导,还将布景道具一并运来保证首演。”

为让此版《红楼梦》能够在富阳越剧团“立”起来,半年前,上越派出了包括孙虹江、刘永珍等在经典版初创时期就参与创排的编导班底为其排戏,四轮排练从框架到细抠,一丝不苟。而徐玉兰嫡传弟子、上越副院长钱惠丽,红楼团两位老团长徐延安和徐玉萍以及主鼓赵斌也曾赴富阳,作为表演和乐队指导,关心和参与过排练及教学。

考虑到布景服装及头套制作耗时良久,上越更无私借出整部剧的舞美布景和服装道具。因而,昨晚观众所欣赏到的富阳越剧团演出的上越版经典《红楼梦》,几乎是原汁原味的“拷贝不走样”。

夏富笙在电话中说,徐派小生张爱娟和王派花旦应张芳受到前辈老师们的点拨,昨晚亮相让人感觉“焕然一新”。张爱娟是徐玉兰老师的弟子,此前曾跟随老师学过不少《红楼梦》中的折子戏,然而却从未有机会排练经典版全本,段落之间的“接口”处都只能靠观看视频来模仿。此番得到编导演“全方位”提升,她受益匪浅,毕竟看视频独自揣摩和得到参与原版编导演的老师指导、说戏是完全不同的,有时候哪怕是一个眼神的勾连或是侧身角度的调整,就让一幕戏的情绪瞬间接上了。

2

经典永流传

虽说富阳是徐王版《红楼梦》开创者之一、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的故乡,然而,这部被誉为越剧不可撼动的经典却从未有机会全本亮相富阳。翘首期盼多年的当地戏迷得知富阳越剧团所演版本乃上越原版,闻风而动,两场演出的票子在开票10日内便被一抢而空,就连夏富笙都懊恼“卖太快,下手慢了”。

上海作为越剧的发祥地,几乎所有越剧流派创始人都是在上海集中“发力”,开创了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越剧盛世。虽然岁月流转,越剧老艺术家们大多数离开了,但是她们留下的经典却成为这一剧种最厚重的珍藏,代代流传。上越的四大经典《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和《梁祝》至今无论到哪里,凡演必爆棚。

然而,上越的演出团队毕竟有限,哪怕就是长三角巡演,要能“照顾”到各个角落的观众也不现实。与其让戏迷日盼夜盼,不如“版权输出”“异地传承”,既帮助了兄弟院团,也能让经典在更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用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的话来说:“传承不仅仅是纵向的代代接力,也可以是横向的‘原味拷贝’。以‘版权输出’的方式帮助兄弟院团排演《红楼梦》,既能让这一越剧瑰宝得以复制和传承,也能展现最原味的‘上越品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