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人员在给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本报记者孙中钦摄
来自百济神州的中国原创新药——抗癌新药新型强效BTK抑制剂,在美国获批上市;三生国健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首个自研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首张处方;博芮健制药在研的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BrADR13,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小分子TrkB受体激动剂,拟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张江药谷有点“红”,各类原创新药的亮相速度不断“爆表”。然而,在这背后有一支默默无闻的科研团队,几乎永远无缘闪亮的成果发布台,却是各类新药研发永远绕不过的重要一环。他们就是来自上海市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一群不仅要围着各类生物医药科研转,还要围着实验动物转的科研人员。只要科研实验不停歇,实验动物不休息,他们办公室的灯光就不会熄灭。
不辞辛劳照顾“小伙伴”
上午9时,喂食一次;水温28℃,PH值7……虽然是周末,位于金科路3577号的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斑马鱼室里,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依然按部就班准点做着记录,林金杏就是其中的一员。“上午9时,下午3时30分,每个鱼箱各喂一试管液体饵料。”操作完,她回身在记录本上,一丝不苟地记录下各项监测数据。这个工作看上去很简单,却事关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能否一直保持在高水平,这对于生物医药基础研究、药效机理和毒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坦言,“其实,鱼儿十天半个月不喂,它们也不会死,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践行科学精神的就是日复一日的枯燥不变,严谨细致。”
“斑马鱼,作为一种优良的低等脊椎动物模式生物,优势众多。首先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终日与千余条斑马鱼为伴,林金杏并不觉得乏味,如数家珍谈起了“小伙伴们”:“别看它们是无脊椎动物,但是和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超过87%。71%的人类基因可以在斑马鱼基因组上找到同源基因,因此可以利用斑马鱼为工具进行人类疾病的病理学研究……”每次做实验前,科研人员都严格遵守各项“动物福利”要求。只见,林金杏先在量杯中倒入二三十毫升麻醉药水,然后轻轻放入一条小拇指大小的斑马鱼。等到确认麻醉药效发挥后,才将斑马鱼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认真开始相关实验。
而在中心的模式生物大楼里,用于药物毒理试验的小白鼠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小黑鼠,也同样被科研人员“7×24”小时地精心照料着。一间间高等级清洁度的动物房,就像实验小鼠的“迷你医院”,实验小鼠在这里接受基因工程研究。而实验动物研究人员,则终年忙碌着。“实验动物从不逢年过节,吃喝拉撒也不分双休日,所以实验室里从来都是365日不间断的轮班制。如果碰上有科研实验,全体科研人员都得在岗,两三周不休息是常事。”中心模式生物部部长沈如凌说。
“无名英雄”支撑科创建设
饲养出高水准的实验动物,对于人类的疾病研究太重要了。实验动物就“代”人患肿瘤、白血病、糖尿病、肝炎等疑难杂症,或出现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痛觉异常、药物成瘾等行为异常。利用这些“小鼠病员”或者“斑马鱼志愿者”,科学家可以研究各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各类新药等。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主任范春告诉记者,新药研发进入临床前的所有实验,几乎都离不开实验动物。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年产约100万只实验小鼠,是支撑国内生物医药发展十分重要的实验动物市场“平衡器”。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也在积极寻求与人工智能、类脑研究等前沿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例如,张江科学城里,利用实验动物尝试“强强融合”的技术创新正在开展,一系列将AI+类脑的相关研究,正在这支“白加黑”持续努力的实验动物科研团队中悄然布局。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