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广告 为索回送前女友的礼物,他“被盗”了 面包车被1吨牛羊肉压瘪轮胎 醉驾追尾判后竟逃匿 加刑! 美籍股东拿回第三人代持股权 板凳轮胎警示桩帐篷齐上阵
第11版:社会新闻 2020-01-09

板凳轮胎警示桩帐篷齐上阵

这个小区“圈地”抢车位大战花样百出

抢车位“十八般神器” 受访者 供图

家住浦东东陆路东一小区的马先生反映,小区内部分业主为了停车方便,常年用板凳、轮胎等物品霸占自家门前车位,阻碍他人正常停放。去年底街道、物业集中清理后,车主们仍我行我素,继续“圈地”,令居民们怨声载道。

百余神器 圈地占位

据马先生介绍,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地面上均为公共停车位,多年来,车主们一直遵循先到先停的原则。可四五年前,“画风”突变。

部分车主为了停车方便,居然在靠近家门口的车位上放置物品,将其占为己有。而他们用来“圈地”的工具也花样百出,有旧椅子、旧轮胎、旧自行车,甚至还有用钢丝条连着的警示桩。最夸张的是,曾有车主搭起一顶伸缩帐篷,四周用螺丝固定地面,仿佛一只“蒙古包”,令人哭笑不得。

抢位的车主每天回家后,将“镇守”车位的物品挪开,次日上班将车开出后,再将障碍物“归位”。如此一来,小区内其他车主唯恐落后于人,纷纷“跟进”,搬出家中旧物,抢占心仪车位,宣示“主权”。久而久之,圈地占车位的现象愈演愈烈,最高峰时,小区道路两边堆满的各式物品,多达上百个。

隐患丛生 邻里失和

马先生说,“圈地占位”不仅侵占公共资源、破坏居住环境,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到了夜间,光线较暗,很多物品就变身“暗礁”,不易察觉,尤其是拴住警示桩的链条,更是化为一根根“绊脚索”,行人稍不留神,很容易“中招”。

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也因车位之争“剑拔弩张”。如果有遵规守约的车主早回来,移走了车位上的物品自行停车。“占位”车主返回后,双方势必针锋相对,大吵一架。类似情形在小区内已多次上演。

已做清理 死灰复燃

马先生说,他曾就小区乱象多次向街道和物业反映,但除了一年前,有城管队员上门,拆除了违法搭建在地面车位上的那只“蒙古包”外,情况并无明显改善。

去年底,他又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这回终于等来了好消息。12月中旬,物业在小区内贴出了整改通告:要求居民务必在12月24日前移走私自占用车位的装置和物品,逾期未处理的将视为无主物品清除。

12月25日,物业联合城管部门对小区内的“圈地”行为展开大整治,占位物品被“一扫而光”,“当天清理的东西,用了三辆小货车才拖走!”此后,大部分车主都“安分”了,主动退出“抢位大战”。但近几天又有车主开始故伎重演。“这些人太霸道了,根本不为别人考虑,这种坏风气一定要坚决遏制。”

加强巡查 及时整治

记者致电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坦言,前几年小区内占用车位的情况确实较为普遍,他们已下决心整治。上个月,他们曾在每幢居民楼下贴出告示,并挨家挨户上门宣传。

目前,大多数居民都积极配合,但仍有少数车主抱着侥幸心理,试图“打游击”。他们已加强巡查力度,只要发现占位物品,就会第一时间联系城管部门前来清理,今后这也将成为常态化管理模式。

本报记者 房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