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东西方传统在此相遇 开幕大戏弹眼落睛经典“套装”大雅元音 想演得更多 盼走得更远
第17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1-09

东西方传统在此相遇

武满彻《十一月的阶梯》昨首度奏响申城

没有一件中国乐器却不失中国意境的《乐队协奏曲》,让八零后中国作曲家周天成为首个获得格莱美提名的华人音乐家;不着力于相融,让尺八、琵琶等民族乐器在交响作品中尽情凸显的《十一月的阶梯》,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所创造的“东西方相遇”的范例……昨晚,这两部作品被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首度奏响申城,也让人听到了中日两代作曲家带着自身对各自民族文化的承载和世界音乐之间的对话。

武满彻被认为是日本交响乐创作的一面旗帜,他的成长、成名在如今看来就是“草根逆袭”。从未接受过任何正式音乐教育的武满彻,所有的创作动力源自对音乐的纯粹和执着,在饭也吃不饱的日子里,他却疯狂地迷上了西方音乐。1957年,武满彻写下《弦乐安魂曲》,如果这部曲子不是误打误撞被斯特拉文斯基听到并认可,或许武满彻这个名字还要沉寂许久。

虽然是“自学成才”,可是武满彻所创造的音乐却征服了包括小泽征尔、黑泽明等许多人。黑泽明在写电影《乱》的时候,听的就是昨晚奏响的武满彻的《十一月的阶梯》。这部作品是武满彻在1967年委约为纽约爱乐乐团庆祝125周年建团纪念日创作。当时,他正专注研究日本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之间的差异。

武满彻曾对这部作品这样注解:“在日本音乐中,段物与西方的变奏曲对应,段,指的是阶梯。我的《十一月的阶梯》是一组十一段变奏曲。”被普遍认为是“东西方相遇”经典范例的《十一月的阶梯》,用作曲家的话来形容则是“尽可能展现两种传统的区别,而非将它们融合”。

在作品中,作曲家为尺八、琵琶两件独奏乐器安排了长长的独奏段落,但他也为东西方传统设计了相通的部分,例如弦乐器用打击乐般的效果模仿琵琶拨子的音响,用滑音回应尺八的呼吸声。在武满彻看来,东西方文化是对立和相互竞争的关系,反映在音乐中,就是乐队和独奏可以各自有着自己的表达,所谓融合也就是寻求到最恰当的平衡。他把日本传统文化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处理,以及自然精髓和哲学理念,巧妙地投射在音乐作品中。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