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从“15条”到“18条”,每一条都是资源整合 一个“实”字赢得民心 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第2/3版:要闻 2020-01-09

从“15条”到“18条”,每一条都是资源整合

——全国领先的《健康上海行动》出炉记

讲了那么多的理念,弄了很漂亮的菜谱,做得不好吃,最后学生都倒掉,那就不是落实到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抽象的理念变成可操作的东西。

去年8月,全国第一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发布,首批行动已陆续发布具体方案和措施,分步骤组织实施。距离《健康中国行动》出台仅一个月,上海就迅速响应,推出了因地制宜的“上海版”详细方案,这是如何做到的?记者日前在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协同市区疾控中心举办的“2019申江健康论坛”上找到了答案。初稿拟了半年微调整合数次

“其实,早在《健康中国行动》出台前,上海就已在进行《健康上海行动》的提前梳理和拟稿,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初稿的撰写。在国家版出台后,上海又进行了微调和整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吴凡介绍,在此过程中,先后召开三次专题会,前前后后广泛征求意见,除了卫生系统、各区以外,还征求了不同行业、不同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卫健委的意见,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改。

《健康中国行动》共有15个行动,上海版则增加到了18个专项行动,详细列出100条措施。吴凡说,上海并没有对国家版进行简单地“搬运”和“叠加”,不是单纯的做加法,而是结合上海本地的特色,将国家“15条”拆分后有机融合进上海的“18条”中。也就是说,几乎每个行动,都是一个资源的整合过程。

不靠“单打独斗”融入所有政策

《健康上海行动》最大的特色,是更突出多部门协作联动,例如传染病防控,需要海关、农业、水务、气象、卫生等部门合作;重点人群健康保障,需要教委、民政、残联、卫生等部门携手。

行动里面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怎么通过项目和举措,把这些目标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有明确的行动方案,让这些目标到2030年都能实现。“这些不是时间到了就自动实现了,需要医教结合、体教结合,各部门之间拆墙合作,共同来实现。”吴凡举了个例子,“埃博拉病毒离我们有多远?它在非洲,但跟我们只有一个飞机舱门的距离——只要有一个感染者到来,舱门一开,疾病就来。”因此,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早已不是卫生部门的一家之事。上海正在打造“健康策源地”,不能只靠医疗卫生系统“单打独斗”,必须树立“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对标最高标准突出引领作用

《健康上海行动》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同样突出了上海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比如,全国范围提控烟立法,而上海则率先提出,要加快推进控烟履约工作。此外,上海市民早在多年前就已认识到减盐、减油的必要性,此次上海版提出了建设营养支持型社区,并推广学校营养午餐食谱和操作指南。本市一些学校已经在落

实,把原来诸如“一天吃多少克蛋白质”这样的数据,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基层可以操作的菜谱。“讲了那么多的理念,弄了很漂亮的菜谱,做得不好吃,最后学生都倒掉,那就不是落实到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抽象的理念变成可操作的东西。”

在上海,三大健康指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这也就对上海的健康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健康上海蓝图?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付晨认为,关键落实好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健康中国行动大多为公共卫生任务,上海18项当中也有很大比重是公共卫生任务。”付晨说,临床医疗处于全民健康的后端,只有前端的公共卫生体系发力,以预防为主,才能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本报记者 左妍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