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芝麻开花节节高 两会·声音
第5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2020-01-15

芝麻开花节节高

旧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图为宝兴里旧改集体搬场本报记者周馨摄

姚丽萍

外滩,钟声悠扬,上海的早晨,醒了,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不远处,金陵东路旧改地块刚刚在3天前经历了集体搬场,新中国上海第一个居委“宝兴里”居民告别蜗居喜乔迁。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在世博中心隆重开幕。新年申城,舒展民生画卷,提升幸福指数,在不懈奋斗中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过去一年,改善民生,着力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难题,申城交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单。看看这份成绩单,旧改力度引人注目。今天提交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全市完成55.3万平方米、2.9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1184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104万平方米里弄房屋修缮保护,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3万套。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1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12.8万套。

数字是抽象的,生活是鲜活的。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担当作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意志力、执行力。

旧改中的故事,记录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温暖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人们勠力同心、矢志前行。

宝兴里,建成于1916-1944年间。岁月远走,房屋衰老,人均居住面积狭小。虽经微更新,但公共基础设施陈旧,一半居民家庭没有卫生设施,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十分强烈。2019年,宝兴里旧改第一轮意愿征询实现了“居民单位知晓率100%、选票送达率100%、投票参与率100%”三个100%,同意率达到99.69%,创造了黄浦区大体量旧改项目第一轮征询同意率的新纪录。今年1月6日,第二轮签约征询首日签约率达到99.20%,创下黄浦区旧改首日签约率新高,实现2020年旧改开门红。

旧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在申城,旧改项目,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观念的连心桥,就是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练兵场。所有努力,都在于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旧改,持续提升居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个旧改细节,值得说说。在宝兴里,第一轮征询发现,旧改进行中,老年人就医养老、年轻人日常通勤、小朋友上学接送,都是居家过日子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外滩街道就向居民承诺——旧改没完成,服务不停步。于是,特别推出了“情系宝兴、乐享生活”项目,优化助浴、助行,为宝兴里老人提供更贴心服务。一个目标是,要让旧改居民切实感受到——人搬走了,情留下来!

宝兴里旧改故事,只是申城“旧改故事会”中的一个。这些故事里,有利益纠结,更有公开、公平、公正旧改制度供给带来的豁然开朗;有期盼苦等的煎熬,更有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旧改故事,一次次印证——芝麻开花节节高,所有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旧改,不只改善了居住条件,更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动力。金陵东路,告别二级旧里,迎来的,将是“海派金陵路、活力新走廊”。在这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努力打造出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新地标,集中展现外滩、人民广场、老城厢的新风尚,充分彰显骑楼和海派里弄独特的精气神。

新年来了,申城还将坚持留改拆并举,统筹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与大居建设、住房保障,完成55万平方米、2.8万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继续花大力气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和里弄房屋修缮,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万套;引导支持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时不我待,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要芝麻开花节节高,唯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