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上海向松山芭蕾舞团“回礼” 线上读书会 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艺术跨国界 友情越大洋
第11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2-25

艺术跨国界 友情越大洋

上海歌舞团与松山芭蕾舞团的友好交往故事

1972年7月,上海舞剧团赴东京访问演出,参与了著名的“芭蕾外交”。图为日本白毛女扮演者森下洋子(右二)与上海芭蕾舞演员石钟琴(左二)等亲切交流

《朱鹮》剧照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中日两国的舞蹈界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密切艺术交流。松山芭蕾舞团和中国的缘分最早可追溯到半个世纪前。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成芭蕾作品的艺术团体,1958年该团首次访华演出即引起轰动。2017年5月,松山芭蕾舞团第15次来华并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新版《白毛女》。当时,芭蕾艺术家森下洋子以69岁高龄出演“喜儿”,让人惊叹。

而架起中日两国“民间文化桥梁”的舞剧《朱鹮》也在日本巡演数轮,演出超过百场。2014年10月7日,舞剧《朱鹮》在日本东京五反田剧场首演。2015年6月,《朱鹮》再赴日本,在29个城市演出了57场。2017年10月,《朱鹮》第三次赴日本演出40场。舞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呈现绝美的视觉效果。自2014年至今去日本共演出三轮80场。今年原计划去演第四轮51场,现决定延期到明年。

上海歌舞团首席舞者朱洁静清晰地记得,《朱鹮》第一次在日本公演时,清水哲太郎、森下洋子以及松山芭蕾舞团团员一行数十人专程去观看了演出,“演出后的晚宴上,森下洋子在接过我们团赠送的印有朱鹮图样的丝巾礼物后,立刻披在肩上,还拉着我学起了剧中朱鹮的舞蹈。”

今年按照计划,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朱鹮》现在本该启动在日本巡演,但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只得延期。视频中,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朱鹮》主演王佳俊承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来胜利!很快天空就会晴朗,朱鹮又会在蓝天中翱翔。”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两大舞团以视频的形式为彼此加油,为人类加油,正是告诉人们,疫情面前没有国界,那是全人类与病毒的战斗。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