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宝宝
“每个人都在诠释围棋中的一部分,我儿子诠释的是非战部分。”
春节过后我的围棋诊所来了第一位客人。
“您的意思是孩子下围棋不喜欢战斗?”
得到肯定答复后,我让妈妈简要介绍一下孩子的学棋经历:
“最初是个年轻的女老师,唱跳型的,会带节奏。我总觉得哪里不对,看儿子饶有兴致,就一直跟着班。学了大概半年多,有一次儿子回来说班里的小朋友打败了老师,正好他爸爸和我都忙,没空接送,退了班,另外请了个老师上门,市里比赛拿过名次的。给他上小课,下指导棋。最近带他出去比赛,其他老师看了他的棋,都说软绵绵的。”
“这个情况很普遍。”我捋了一下思路:“许多机构启蒙班选用刚毕业的幼师,培训几个月仓促上岗,好处是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坏处是照本宣科,教出背书宝。后来请的那位家教方法上有点问题,指导棋下太多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学生一计算,老师就发笑。孩子趋利避害,久而久之,就不喜欢战斗了。所以呢,要多和年龄相仿,水平相当的孩子下棋。”
“是啊,朋友介绍我来的,说您这里总有办法。”
我想了想,问:“孩子平时都关注些什么?”
“最近吧,和我们一起看疫情新闻,经常被一线医护人员感动到。”“如果你不介意的话,用这个场景设定,晚上我视频给孩子造梦。”“造梦?”“也可以说是催眠。”
视频另一端的孩子看上去就出自有爱的家庭,对我没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些期待:
“叔叔,你会催眠?带着绳子的小球呢?”
我先出示了有认证的催眠师资质,笑着解释:你说的那个叫催眠摆,和水晶球一样是道具,小云这么乖,根本不需要。
“现在闭上你的眼睛,放松你的身体,平缓你的呼吸,很好,我会带你走进梦里。”“你是个医生,来到了武汉。”“我是医生,来到了武汉。”“告诉我:你面前有什么?”“一个棋盘,没有对手。”“仔细看对面的棋子,认识吗?”“球形的棋子,啊,它会动!是新型冠状病毒,我怕!”“看看你的两边。”“全是和我一样的医护人员。”“再看看你的身后。”“硕大无朋的中国地图。”“你身边的白衣天使和你一样,也会害怕,但是你们一步都不能退,因为你们守卫着身后全中国的百姓。小云,告诉我,你会怎么做?”“我……我会和他们战斗到底。”
球形棋子变幻成葡萄六,刀把五,方四,弯三,各种死型。
英雄凯旋,万众欢腾。
我把他从梦里拉了回来。
一周后,我做客户回访:“孩子有改变吗?”“变化太大了,每次下棋双眼一片血红,犹如人间炼狱。”“听起来精神面貌不错啊。”“同学送他外号:场均一条龙。”“每盘棋杀一条龙?厉害了。”“是每盘棋死一条龙。”
失败案例?不,我拒绝。
“今晚有空我和孩子视频。”
“还要催眠吗?”
“不,我给他看看棋。别忘了,我的主业是围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