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除湖北外新增5例 上海昨无新增确诊 武汉病人重症比例高  整体治疗有三大特点 一次测温 多次出入 一天有效 “病毒病毒吾伐吓!”
第10版:要闻 2020-03-05
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发布

武汉病人重症比例高 整体治疗有三大特点

本报讯(通讯员 朱凡 记者 左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全国同道不断更新修改,不断完善,昨天形成并发布了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第七版,大部分诊疗方法趋于一致。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陈尔真表示,由于武汉的病人整体病情更重,重症病人更多,比如,“白肺”发生比例明显高,炎症因子风暴比较常见,因此救治难度更大。而且,无论是“封城”还是亲人的离去,都对当地病人的心理可能造成创伤,所以,医疗队在武汉当地会更加注重炎症因子风暴的早期发现和积极应对,另外,在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方面,也提倡更早介入,并加大力度。

炎症因子风暴高发?预警评估 提前识别

陈尔真指出,武汉目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还不少,与上海这边的病人相比稍有不同,武汉病人中普通型患者进展到重症、尤其是危重症的患者高比例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现象。医疗队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建设炎症因子风暴预警体系,积极评估,提前识别,早期干预;其次,努力减少感染对患者器官的二重打击,如利用有效氧疗手段避免缺氧,积极纠正休克以避免脏器受损,维护器官功能,尤其确保肠道功能稳定,减少因菌群失调而产生的菌群移位;发生炎症因子风暴以后,及时通过血液净化来清除炎症介质,同时,使用单抗以减轻促炎介质的炎症放大效应,以减少对各个器官的损害。

器官受损功能下降?尽早康复 关口前移

在武汉三院,医疗队发现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不同病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后气促、运动能力和耐力下降,有不少重症病人由于多器官功能受损,也会出现各种机体功能下降。所以要提出“尽早康复”的理念,将康复治疗关口前移到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病人,由康复科医师对病人从肺功能损害程度、身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处方,如早期肺康复治疗。

医疗队的沈艳梅、袁肖肖组成了临时康复小分队,针对患者不同病期总结编排了一套由卧位-坐位-立位的呼吸操,以帮助不同时期患者提高通气效率、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氧合,不但增强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耐力,还能预防血栓形成。医疗队发现在临床工作中将肺康复理念融入患者的救治,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成效还是很好的。同时也建议病人们在出院以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机体各方面功能,这样才能尽早真正回归社会。

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干预疏导 及时排障

由于“封城”,以及家人可能也患病甚至不幸离去,不少武汉当地病人也遭受了极大心理创伤,很多病人都有焦虑甚至恐惧等心理问题,不肯吃药、不愿意接受治疗、甚至消极抑郁等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医疗队特别重视心理治疗,从一开始就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来自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的2名主治医生和2名护士负责日常工作,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微信号、沪鄂心连心援助平台公众号,利用视频、制作宣传小报等各种形式提供24小时的服务。对有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展开心理干预、心理疏导,排除严重心理障碍等,目前每天平均心理咨询时长约300分钟。

医疗队的护理人员更是不仅承担各项护理工作,也主动担负起心理疏导的任务,在工作中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波动,并适时开导,对病人的心理也起到了良好的抚慰作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