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
今天是学雷锋日,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本报今天推出一组“守沪者”群像。他们都是普通人。疫情就是号令,在最需要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守护上海,竭尽全力服务他人,为城市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线,他们的精神在抗疫一线闪光。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危难时刻坚守本职岗位,不计辛劳,忘我付出。守在道口第一关的社区卫生中心女医生,常常被“嫌弃”,却不从放弃;一人服务1400户居民的水电工,每天“24小时在岗”,维修随叫随到;背着沉重消毒筒的58岁除害站员工,每天爬楼几十次,步行2万步;90后菜场场长天天提前到岗,为的是让市民放心地采购到充足的副食品……对他们来说,责任两字,重于泰山。
我们身边,还有不计其数参与志愿服务的“守沪者”。有为无物业小区通宵值守的民兵队长,有为白衣战士子女进行线上辅导的大学生,有在热线那一头为市民排解焦虑的心理专家,甚至还有戴上红袖章加入志愿者行列的老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精神的充盈。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危难是一本教科书。今天,无数“守沪者”在奉献中锤炼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