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校园空旷,但他们从没有“退场”
第8版:要闻 2020-03-06
暂别学校的日子里,申城师生用志愿服务交出青春答卷——

校园空旷,但他们从没有“退场”

“宝山区青年突击队”队员到口罩厂助力生产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易蓉 张炯强

教学楼门窗紧闭,操场失去喧嚣,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申城的校园就像一部主角退场的连续剧,变得空荡寂寥。

然而,尽管主角尚未回归,一个又一个校园却没有理由不为年轻的身影鼓掌。在这个漫长假期里,有人主动报名参加无偿献血,给自己的18岁送上一份特别的“成人礼”,撸起袖子的瞬间,很暖;有人成了口罩厂的“临时工”,简单重复的动作一做就是8个小时,埋头苦干的身影,很帅;有人努力化解一切不可能,为疫情严重的地区送去最紧缺的物资,争分夺秒的样子,让人信赖。

暂别校园的日子里,申城师生用暖心的志愿服务,交出一张张青春答卷。“在这场全民战疫的斗争中,我们看到了90后、95后甚至00后平凡中的伟大……你们就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昨天,团市委和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致全市青年志愿者的一封信”,鼓励年轻人继续为抗击疫情奉献青春力量。在完成道口检测、社区排查、转运协助、消毒防疫等重点领域和急难险重任务的同时,今后志愿服务也将向更广泛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领域拓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

高三学子

一份18岁“成人礼”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学生陆骏文出生于2002年3月5日,昨天,他18周岁了。

这个和“学雷锋日”同天生日的大男孩,送给自己一份特殊的“成人礼”——一大早,他走进金山血站,撸起袖子献血200毫升。

“前两天,微信上看到团市委发布了《无偿献血倡议书》,倡导年轻人加入疫情防控期间无偿献血队伍,我就报了名。”陆骏文说,定期参与“义务献血”几乎成了他家的传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献血积极分子,每次献完血,稍作休息,就投入到正常工作中去。

这个特殊的寒假,陆骏文全家都没有闲着。父母不仅在居住的金山区吕巷镇干巷社区做防疫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爷爷奶奶则在自家社区做防疫志愿者,测量体温、登记出入居民信息,比上班还忙碌。陆骏文报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志愿者,在防疫帐篷内为医院防控“守门”,负责给来院病人测量体温。防护服、护目镜,全副武装,一穿就是8个小时。本周一正值月初,前来配药的老人有五六百人,大家忙得几乎连午休时间也没有。

“看见我们一直在忙,有老奶奶说‘年轻人辛苦了哦’。听到这句话,内心还是蛮感动的。”陆骏文说,正是这些充实和感动,鼓励着自己一次次投身志愿服务中。

他告诉记者,进入石化工业学校后,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他报名参加了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高一暑假,他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当导医志愿者,起初觉得只要把医院地图背熟就好了,但是带队老师提醒他,为了让服务更到位,应该自己去实地走一走,计算一下步数。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沪举行,他作为校化工科学生会主席,担任了会务组组长,率领20多个小伙伴起早贪黑负责各种琐碎的联络事宜;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他又成为一片“小叶子”,在金山卫站和上海南站负责轨道交通人流引导。

本周,申城中小学生空中课堂开课了,陆骏文的全天候志愿者生活也要暂告一个段落,不过双休日他还是会去社区卫生院帮忙。陆骏文说,志愿服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假期如果只宅在家,不去做一些什么,会感觉有些空落落的。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过程中,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了,眼界也开阔不少。

华理博士 搭建抗疫信息汇总平台

“我们是华中科技大学美东校友会,我们准备了一批防护服”“这里是协和医院,这里是我们急需的物资清单”……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华东理工大学的青年学生志愿者、商学院2015级博士生徐冉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

徐冉是武汉女孩,此刻学习生活在上海。最初,她看到志愿者招募的信息,加入了很多志愿服务的微信群。这些群分工明确,有的群召集300多家酒店来接待全国各地的医疗团队,有的群组织大量厨师和司机志愿者专门给一线医护人员做饭送饭,有的群组织了1000多名司机专门运输物资,有的群专门去周围收购蔬菜及各种生活必需物资。那时的徐冉在他们中间,积极地做着群内信息定向传递的工作。

然而,随着志愿工作的深入,徐冉渐渐发觉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和混乱。

“有的医院信息已经过期了,有些群的海关物流信息也不对称,因为各个群之间没有互通,还有很多零散的海外华人找不到组织,或者筹集了物资也没有办法和国内一线医院对接起来。甚至很多不太懂医疗物资规格的热心人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却购买了不符合医疗标准的物资。”徐冉说。

于是,徐冉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与志愿者团队一起建立碎片化信息的汇总平台。仅仅用了6个小时,这个汇总平台就上线运营。短短5天之内,就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人访问,搭建了十几个行动小群,完成了上百条信息转化,达成了几十个运送活动传递。

“去集结海内外茫然无措的炬火,让每个人的光和热,都高效有序地传递到需要的同胞那里。”这是徐冉的心愿。

“哥哥老师”每天8个小时分拣口罩

“您好,请填写随申码,测量一下体温。”上午8时,90后抗疫志愿者刘一霖在高速收费口已值了一个通宵,连续12小时未合眼。这名伙伴们眼中“口罩遮不住帅气”的上海大男孩,其实是一名幼儿园男教师,已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工作2年半。

疫情暴发后,他就琢磨着要为抗疫出一份力。为此,他接连询问了家附近的3个居委会,得到的答复是:街道党员们都顶在一线,暂时不需要普通市民志愿者。之后,他到上海市志愿者网站和“青春上海”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志愿者登记,很快收到回复,成为“宝山区青年突击队”一名突击队员。

2月9日,听说位于宝山月浦镇的一家卫生品公司缺少轮班人手,突击队马上招募组建了一支志愿队进驻企业帮助生产,刘一霖就是其中一员。当时,工厂流水线一天产能3万多只口罩,志愿者的工作是帮忙分拣。虽然只是流水线上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每天8个小时不间断的重复,让人肩膀酸痛。这样的工作,刘一霖一做就是3天。

“为了赶进度,大家工作的时候大多沉默不语,但你能感觉到空气里流动着一种团结的力量。”刘一霖说,枯燥而沉默的口罩厂工作,支撑他和伙伴的不只是一时的勇气,更是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是对年轻人最好的磨练。”

在中福会托儿所,刘一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哥哥老师”,也是同事们眼里的“阳光大男孩”。从大学开始,他就一直热心公益,去奉贤的小学做义工、在爱心暑托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后,只要是托儿所的公益活动,他一场都不落下。中福会托儿所所长方玥说,刘一霖内心住着一颗有爱的太阳,不仅照亮自己,也努力让这颗太阳散发出热量温暖他人。

交大学子 5吨大米支援湖北老家

几天前,一辆大货车开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高桥镇的镇政府,车厢里满满装着500包总计5000公斤大米。这是来自千里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学生的一场爱心募捐。

密西根学院大一学生吴其非算是半个黄冈人。能否找到一些物资捐赠给家乡?他的想法得到了室友费浩祥、林思远和王奕的支持,4个大男孩一拍即合。

所有的工作都是“隔空”推进的。由于有人参加海外冬季研学,4人分散在美国、爱沙尼亚、匈牙利和中国。从物资供应、受捐政府联络、宣传和技术支持,到捐赠者咨询、信息公示、财务,4人克服时差,线上分工默契配合。

根据居民需要,他们锁定了易于购买又便于储藏的大米。募捐发起之后,得到了许多同学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响应与支持,很快筹集到2.2万元,用于大米采购。考虑到防疫交通封闭的情况,他们通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荐找到当地米厂,并从县指挥部申请获得疫情通行证,便于运输。大米在到达高桥镇的当天被下发给高桥镇43个村的困难家庭。对于刚脱离贫困线不久又因疫情而受困家中的高桥镇居民来说,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温暖又实在。

“村镇干部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红安仍在医院接受救治的新冠肺炎病人人数已经减少到19人,且连续14天没有新增病例。”吴其非说,费浩祥擅长计算机,王奕有音乐特长,林思远热爱运动,现在兄弟情谊更深了。吴其非向室友们介绍起红安县被誉为“将军县”的历史,或许等疫情结束,有一天大家能一起去这个革命老区看一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