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姐最近有点烦,抛了几套房子手握现金,结果发觉自己越来越焦虑了。
这些钱,现在看着不算少。但是现金拿在手里,总归是越来越不值钱的。郭小姐就很着急,感觉每过一天就贬值了一点。买点啥呢?
余额宝,2.3%左右。遥想当年超过6%的时候,顿时提不起兴趣。
国债逆回购,节节下降,2.2%左右。遥想当年国债逆回购疯狂飙涨的那一天,郭小姐觉得有点鸡肋。但是聊胜于无。
打新股,中一签很难。打债券,中签的概率倒是高一点,4%—20%左右。收益率还可以,但是收益的绝对值不高。
银行理财产品,现在也是越来越低。券商理财产品,稍微好一点点。
美元?7左右,好像换不下手。
黄金?涨了很久了,也有点买不下手。
买点什么呢?郭小姐更焦虑了。晚上睡也睡不着。
不过有一点郭小姐心里一直是清楚的,保护本金是第一位的。郭小姐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满仓进出买股票的人,很喜欢那种感觉。后来,大概是年纪大了,突然从某一天起,郭小姐不买股票了。她不欢喜看到账户里有绿色的东西了,只想看到红色的。红多红少不要紧,但是一定要是红的。绿的,就是在伤害本金。伤害本金,就是在伤害郭小姐。
不伤到本金是第一位的。本金也没了,谈什么理财啦。这两年周围太多朋友贪图高收益最后亏了本金。还是那句老话“你看中人家的高收益,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大多数人买理财产品,先问“年化收益率多少?”郭小姐总归先问:“保本(口伐)?”“保息(口伐)?”都不保的产品,郭小姐扭头就走了。现在很多产品都不能说保本保息,郭小姐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了。
安全性、流动性、高收益,三者不可能全占的。在郭小姐的心里,安全性肯定是排第一。流动性排第二。三年五年的产品,郭小姐都没啥兴趣,这也太久了。郭小姐最多接受一两个月的产品,这些钱离开郭小姐太久,可是要想念的呢。这样排序下来,能牺牲的只有收益率了。
因为长期做国债逆回购,郭小姐清楚现在无风险收益的行情,也就3%左右了。超过4.5%的产品,郭小姐就本能地开始怀疑了。
想来想去,郭小姐出门买了点吃的喝的,甜的咸的。再给全家买了点营养品。吃掉,用掉,花在自己身上最好了。享受全家欢乐时刻,最好了。
过好每一天。其他,不多想了。 金蕴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