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TP图
□陆家仕
昔日品茶,在茶馆看到一幅对联:“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这种境界真是美好,悠然自得,惬意舒适,令人向往。这段日子,为了响应国家“抗疫”号召,闭门不出,居然多了许多“乱翻书”的时间。
只要走进书房,书橱里那些以往“亲近”过一次或多次的“老书”立即变得活泼起来,常常令我难以取舍。有时,我还没有翻动它们,只是放在台灯下端详抚摸一番,那些书籍就有了灵气,像一个个导游,带领我踏上一条条妙趣横生的小径,走进历史事件、人物心理、时代风气或天象的变化中,让我浮想联翩。
每当我重温旧书,总会看到书中的道道折痕。那亲切的折痕有如齿印,是我啃书的印记。时间飞逝,我们留不住,但是看着这些深浅不一的折痕,不免穿梭于过去的时光,那旧人旧事的浮现,那书中畅游时的搁浅,往事历历在目,韵味悠悠。翻《山海经》,美丽的神鸟用嘴不停叼起树枝与石块填海,矢志不移的情景浮于眼前;览《庄子》,那鲲鹏展翅遨飞,从九万里的高空俯视人间,其中蕴涵的哲理可品味良久;而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又分别像唐宋的“晚报全集”,顷刻间“穿越”到唐宋……
无事翻“旧书”,还因为经典中蕴含的诸多思想和哲理,值得反复品读。一本书,折痕越多,说明内容越出彩,可读性强;折痕越深,说明我曾无数次地潜心细读,领会精髓。经常翻阅,或多或少,你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也许就是“温故而知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