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恢复常态末班车开行 “我终于可以住回家了” 重返淮海路 CT担纲 上海发热门诊升级
第3版:要闻 2020-04-01

CT担纲 上海发热门诊升级

为感染性疾病防控筑起全天候安全防线

毗邻上海西大门虹桥机场的同仁医院,发现了上海第一例新冠确诊患者,保持着“零漏诊”和院内“零感染”。“双零”记录,得益于此次疫情来临前的“无心插柳”——为应对冬季流感而改建发热门诊,并引进了联影天眼CT。而正是这一未雨绸缪之举,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影CT帮助医院确诊,并排除了一大批发热患者。

如今,以CT加盟为主角的发热门诊升级,正在上海各大医院普及开来。目前,已有20多家医院的升级版发热门诊里装载CT设备,时刻准备着拦截可能潜伏着的新冠病毒,更将为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防控筑起一道全天候的安全防线。

“六不出门”减少交叉感染

发热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各类感染性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瑞金医院作为大型三甲医院,拥有一流的发热门诊,挂号、检验、检查、取药、治疗、留观“六不出门”的一体化管理体制,保证“尽早筛查出可疑病人,保护所有人安全”。新冠病毒尚在蔓延初期时,原有发热门诊中的移动DR已无法清晰快速辨识新病毒对肺部的侵蚀。病患需要做CT检查,就要突破“六不出门”,这就有可能带来院内交叉感染。

瑞金医院联系了联影公司,希望有CT“把守”发热门诊。

面对瑞金医院紧急需求专用于发热门诊的CT,联影快速响应,联席总裁张强亲自参与交付,在24小时内连夜完成装机调试。“这台CT在疫情期间起到了重要的筛查作用,搭载的天眼AI全智能自动扫描导航,可以智能识别患者脸部及全身位置信息,技师不用进入扫描间就可实现精准摆位,不仅操作简单,也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风险。”放射科主任严福华教授告诉记者。

另外,联影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有助于分析评估肺部炎症的严重程度,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线临床医生,严福华及其团队接触过各种AI影像诊断产品,但实际能用的很少,“联影AI几乎是临床上唯一能真正助力医生做判断的AI帮手”。有没有肺炎、肺部病变的累及范围,提示从普通型到重型可能出现的“拐点”,甚至依托于病患大数据提供更低剂量的辐射量……有了联影AI辅助分析系统,一线医生在精准判断上更有信心了。

目前,瑞金医院共有10台CT设备,4台是国产设备。而最忙碌的那一台,正是来自上海联影——曾经一天扫描了259位患者。

近年来,质量过硬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不断崛起,大型医院里的核磁共振、CT等高端医疗设备不再只见洋品牌。“特别是联影CT,不仅设计上符合国内临床需求——又好又快地满足‘大客流’病患,而且损坏率低。”让严福华印象深刻的还有:联影的CT设备操作十分方便,就像高端医疗设备中的“傻瓜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医院人手紧缺,从未操作过CT的技师们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完全胜任。

“方舱CT”打造彻底闭环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几乎所有综合性医院都没有为烈性传染病做准备的专属CT,CT检查设在放射影像科内,做不到完全隔离。在浦东定点发热门诊医院,同时也是浦东国际机场定点医院的浦东人民医院里,是由一台“120”车辆为医院承担内部的“CT转运”和留观病人转运,动态化完成“闭环”。3月份以来,医院每天发热门诊CT的量平均达到64人次,最多的一天更是达到了90人次。这意味着每10多分钟,专门转运院内发热病人的“120”急救车就要往返一趟。

直到3月20日,一台“方舱CT”驶来,患者可以在发热门诊区域内,直接走到机房进行CT检查了,“动态闭环”终于彻底闭合。这台“方舱CT”是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慈善基金会、市红十字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及支持下,浦东人民医院首批受赠的一台,直接“嫁接”在特殊发热门诊旁边。

“方舱CT”,就是一个特别的集装箱,里面装上CT机,变身为标准的CT检查室。这一战疫“硬核”装备的到来,实现了发热患者诊疗不出“发热门诊”区域,减少了就诊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也确保了医务人员的零感染。“‘方舱CT’真是帮了大忙!”当班的放射技师杨云美和同事们一样,为了加快病患周转速度,24小时连轴转,实在憋不住才去上个厕所,顺便吃口饭。而方舱CT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一线技师们的压力。

其实早在疫情还没暴发前,联影医疗就设计了这款特别的CT机:在CT系统上加装“天眼系统”,机器能自动定位,患者只需要躺到检查床上,机器会自动定位需要照射的部位,不再是由医生来到患者身边手动定位,并且,还配备了专用的方舱,不用专门施工建造CT检查室,只需要按图吊装就行。

在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下,入住浦东人民医院的首台“方舱CT”从3月16日开始吊装,90小时安装就绪,20日晚上投入使用。而原本用于“CT转运”的“120”急救车,现在也可以腾出来加入机场转运了。截至目前,这台“方舱CT”已完成近600次CT检查。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